对适用严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律师回复
-
月帮助201720人如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有效管控 一、抓好社区矫正对象衔接环节 衔接工作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1、抓好“接收关”。即对接收对象是否属于被矫正对象中的“五种人”。 2、抓好“教育关”。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3、抓好“档案关”。即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档案由专人负责进行仔细检查。 二、抓好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环节 坚持依法、规范、科学、文明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一方面严格按照省、市社区矫正制度规定,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每周电话汇报、每月书面汇报一次,随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动态;另一方面宽严相济,充分调动社区矫正对象改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注重对矫正对象的走访,每月矫正工作人员至少到矫正对象家中走访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电话联系;注重运用个别谈心,提倡见面谈、经常谈,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思想、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社区矫正对象不脱管、不失控,重点预防其重新犯罪。实际工作中除了采取传统的一些矫正手段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管理外,还坚持量体裁衣、因人施教,对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不同的帮教方法。 1、建立宽松性的帮教形式。主要针对一些年老体弱保外就医的矫正对象,在时间、地点、方法上针对其行动不便的特点,采取定期打电话询问和不定期上门走访的形式开展帮教。 2、建立家庭联合帮教形式。主要针对是一些未成年人的矫正对象,把社区矫正对象的家长列为第一责任人,共同负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定期不定期地和他们联系,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开展情况。 3、采取人性化的帮教形式。对需要经常外出的宽松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允许他们向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递交一次申请,以后外出,通过电话备案。对一些社区矫正对象想参加而法律上又无明文禁止的事情,在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又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转化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参加。 三、抓好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环节 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是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除注重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劳动、思想汇报、集中教育等制度落实的同时,还针对我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着重实行以下二种制度: 1、委托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我区人员流动性大,户籍管理困难,再加上近几年城市动迁力度大所导致的社区矫正对象“人户分离”现象,积极和其他区县协调,建立委托管理制度,从而使处于游离状态的社区矫正对象,做到有人管,有人帮,增强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性。 2、困难帮扶制度。对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从做好生活救助作为教育感化的切入点,把工作上重点帮扶、生活上重点关心与思想上重点教育、行为上重点矫正有机结合起来。 四、抓好社区矫正成员单位协调环节 协调检察院联合对各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因种种原因导致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的,想方设法协调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帮助查找。对个别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文书不全则协调法院、监狱、公安部门来解决。每半年和年底,协调召开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参加人员为矫正办、公、检、法、司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矫正办负责通报全区社区矫正工作面上情况;公、检、法、司根据各自职责就通报情况进行讨论,并对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下一步社区矫正工作重点。 五、抓好社区矫正对象基地建设环节 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警示教育,预防重新犯罪,应尽可能设立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基地。运用社会资源,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增强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把握就业机会。在矫正过程中,通过集中教育、个别教育、专题教育、组织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7396231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悔罪意识、自新意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教育过程中注重加强正面教育,使其正面认识社会,迷途知返,有所作为。 六、抓好社区矫正对象排查管控环节 1、全面落实排查管控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重新犯罪。一是每月月初组织司法所人员深入社区(村)走访排查。二是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对严格管理级的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实施GPS实时跟踪监管,同时提高监控定位频率。三是强化流动人员监管,随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情况。四是定期总结分析排查。对每月排查出的重点人头,跟进掌握化解工作进展。 2、多措并举,确保特殊期间区域社会稳定。一是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全面排查、梳理。及时掌握重点人员。二是对排查出的重点矫正对象制定具体管控方案,落实责任人和措施。三是召开社区矫正工作主要成员单位联席会,加强与区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的联系。四是采取“一手软、一手硬”的管理措施加大对矫正对象的管控。对不服从管理、不遵守监管规定的矫正对象,及时采取警告、记过等惩罚措施。 七、抓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环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业务技能。 八、抓好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运用已有的管理手段外,还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对一些好的做法加以总结归纳,力争在社区矫正管理的手段上求创新、求发展。 原问题:《如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有效管控》回复于 2022-05-22 17:08:26
相似问题解答
社区矫正对象书面汇报怎么写
如实记下电话内容:时间、来电号码,通话内容(甚至是方言)。社区矫正人员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员。通过一个月的社区矫正,使我深深的认识到,社区矫正充分体现了对刑罚的尊伱好社区较正对缓刑人员采取那么措施
经常要上课社区矫正对象书面报告
写你打架的原因,写下打架以后怎么后悔,以后会怎么样改正,并且喜欢他们可以监督,如有再犯就怎么样怎么样. 写思想汇报基本靠吹. 原问题:《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汇报怎么写》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笔记怎么写
首先更正“社区服刑人员”现在已经称为“社区矫正人员”,在写材料时注意规范用语。 走访村(居)委会:向工作人员了解社区矫正人员在本地区的表现;与邻里关系、家庭关系怎样;村(居)委会是否安排社区矫正人员学习教育、社区服务等活动;村(居)委会对醉驾社区矫正人的监护人的汇报要怎么写
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前3个月列为严管对象管理,3个月过后根据服刑人员的思想、心理及现实表现再列为普管或宽管。 具体依据如下: A :宽管类: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良好; B :普管类:基本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相关法律热点
热心律师
律师最新回复
-
回答并不详细,并且后续的问题并没有回答就结束了,对咨询结果不满意。
2025-01-20 03:47:12
来自用户 cyz评价了 -
态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几个问题后面很关心的问题中午问了,到现在也没给予回答。唉!!无语了😫
2025-01-17 20:49:42
来自用户 @橙熟iの柚稚i评价了 -
不怎么专业,问话方式不对,不怎么好沟通
2024-04-27 13:36:36
来自用户 如果有来生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