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案件,地租和地亩数不一祥
律师回复
-
月帮助201720人楼主您好,首先我告诉您,合同诈骗是触犯刑律的,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合同欺诈则是在民法的调整范围的!下面是我给你找的资料:你大概看下就能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了.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同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3)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4)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欺诈方骗来的合同定金、预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债的表现物;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5)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民事欺诈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当事人可使之无效。若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引起诉讼,则由民事欺诈方对其欺诈行为的后果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而合同诈骗罪是严重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行为人对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后果要负担双重的法律责任,不但要负刑事责任,若给对方造成损失,还要负担民事责任。 (6)欺诈适用法律不同。民事欺诈虽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处在一定的限度内,故仍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律,应受到刑罚处罚,故由刑法规范调整。 可见,两者在主观恶性,内容和手段,社会危害性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上面就是他俩的区别,希望对楼主您有帮助,早日找到解决的办法! 原问题:《土地合同与实际亩数不符算欺诈还是诈骗》回复于 2022-08-24 06:39:14
相似问题解答
您好,我有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合同亩数与实际亩数面积不一致,要求实际测量,不给量
1. 如果承包合同其他要件都符合,只是亩数不对的:合同有效,但承包地的面积以合同登记的面积为准,多出的部分村委会可以收回。 2. 如果合同的其他要件也不符合要求,合同无效。 原问题:《承包土地合同的亩数与实际亩数不相符,这样的合同有效吗?》土地征收和土地租赁有什么区别???
1、在我国,按法律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出租则是合同债权。2、两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 物权是一种绝对权,具有对世性,可以以他的权力对抗所有人; 而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只能向特定人请求进行一定给付。3、至于转包,根据《农村土地承和社区签署土地租赁合同,结果土地所属是其他公司
由个人跟ZF 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那么该土地的使用权归个人管理。公司在没有征得土地所有权人(ZF)及该个人同意(合同)的情况下建厂房和出租是不对的、无效的。那么公司与他人签的合同当然是无效的。 原问题:《公司筹建,由个人跟政府签订的土地租赁农民耕地,土地登记亩数少,实力拥有亩数多,征收应该按照哪个标准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征地补偿费用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类型:征用耕地 补偿项目: 1、土地补偿费:计算依据是该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标准是被征土地亩数的6-10倍 2、安置补助费:计算依据是该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标准是需要安置人口的土地租赁违法行为:
如果是自己的承包地,可以出租的,该出租就是承包土地的流转,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但是,流转后的土地,不得改变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如果是在承包地上建筑,是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属于非法建筑,也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土地承相关法律热点
热心律师
律师最新回复
-
回答并不详细,并且后续的问题并没有回答就结束了,对咨询结果不满意。
2025-01-20 03:47:12
来自用户 cyz评价了 -
态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几个问题后面很关心的问题中午问了,到现在也没给予回答。唉!!无语了😫
2025-01-17 20:49:42
来自用户 @橙熟iの柚稚i评价了 -
不怎么专业,问话方式不对,不怎么好沟通
2024-04-27 13:36:36
来自用户 如果有来生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