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7]1号文件和湘发[2007]1号文件的意见
询律网小编整理
2024-11-20 11:34
243人看过
农村
农业
县区
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7]1号文件和湘发[2007]1号文件的意见(永发〔2007〕5号2007年4月10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
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发[2007]1号文件和湘发[2007]1号文件的意见
(永发〔2007〕5号 2007年4月10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湘发〔2007〕1号)(以下简称“省委1号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实施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
近年来,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重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推动力大、操作性强、受益面广,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新理念上来,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研究透、落实好,确保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今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2007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为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实现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的目标。为此,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两个“根本”,坚持不懈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搞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市场体系,推进农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发挥我市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要在去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力争有新的增加。要继续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搞好优质稻米的加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3.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要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家庭多种经营、规模经营,培植一村一品、专业大户,通过提高种养业效益增加家庭经营收入。要拓宽外部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实际问题,提升劳务经济发展水平。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建设、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保护等工程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抓好农村通讯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5.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和疾病防控工作,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免费接种,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快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6.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要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小型水利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认真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措施和办法,解决乡村负债问题。
7.抓好村庄规划整治。要坚持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抓紧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今年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抓好村庄整治,以“三清三改”为重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建设。将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纳入村庄整治规划。
三、严格落实中央和省里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责任
市、县区要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和服务“三农”工作的力度。
(一)着力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1.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投入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各级财政、发改委、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落实。
2.加大信贷投入。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由市、县区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部门负责落实。
3.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完善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认真落实国家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奖励补助。严格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抓好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研究制定财政对参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的政策。由市、县区财政、农业、农机、粮食、统计等部门负责落实。
4.引导农民和社会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建立“一事一议”公益性设施建设奖励补助制度。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补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由市、县区财政、税务、农办等部门负责落实。
(二)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实施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全年发展优质稻350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突破100万亩。做大做优高效果蔬产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发展高效商品蔬菜60万亩,发展有机茶种植2万亩。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快建设养殖小区,培育发展养殖大户,全年新增养殖小区30个以上,出栏生猪750万头,出笼家禽8000万羽。做大做强药材产业,以敬和堂、时代阳光等几大药材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厚朴、杜仲、银杏等药材基地20万亩。继续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突出抓好1万亩城市生态圈和2万亩绿色通道工程造林,促进20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亩油茶低改、10万亩楠竹低改任务的全面完成。由市、县区农业、林业、供销、畜牧水产等部门负责落实。
2.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贴息补助、投资参股、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十大标志性龙头企业、十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十大品牌建设示范企业、十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十大休闲农业示范企业。加快实施“153”规划,力争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4家,过1000万元的新增14家,过500万元的新增30家,省级龙头企业新增2-3家。加大品牌培育和整合力度,年内新增湖南名牌产品、湖南著名商标3个以上。由市、县区财政、税务、银信、乡镇企业等部门负责落实。
3.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依托我市荒山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重点抓好20万亩红薯、10万亩蓖麻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启动农作物秸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支持秸杆饲料化利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业,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农家乐”、花卉园林等休闲观光农业。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大户、专业村和专业乡镇。由市、县区农业、林业、供销、畜牧水产、乡镇企业、科技、旅游等部门负责落实。
4.努力做大劳务产业。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积极拓展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147万人以上。认真落实农民工的有关政策,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努力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由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农业、卫生、医疗、扶贫等部门负责落实。
(三)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认真落实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政策,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强防汛信息网络建设,全年完成水利投资3.2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万处,治理病险水库12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2万亩。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解决7.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由市、县区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负责落实。
2.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通畅、通达工程,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5亿元,建成通乡公路210公里,通达通畅工程2650公里。加快农田机耕道建设,启动村到组到户便道工程。由市、县区交通、公路、农机、扶贫办等部门负责落实。
3.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实施第三期农网改造,年内全市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全年完成新建沼气池9000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000台以上,秸杆气化炉5000台以上。继续开展“三个一”行动,市、县区财政要安排村庄规划经费,全年完成300个以上村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三清三改”。由市、县区财政、新村办、规划建设、电业、扶贫办、农村能源办等部门负责落实。
4.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重点抓好39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对农村文化体育发展的投入,年内60%以上的全面小康示范村建有比较标准的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抓好36所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所有县区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70%以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抓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继续抓好农村乡镇敬老院和村“五保之家”建设,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年内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抓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实,提高库区移民生活水平。由市、县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民政、计生、扶贫、移民等部门负责落实。
5.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便民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村流通网络。支持建立“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由市、县区发改委、商务、供销、农业、质监、药监等部门负责落实。
(四)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1.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建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认真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民5万人以上,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9万人,“阳光工程”培训2.6万人,扶贫技能培训0.5万人。由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机、畜牧水产、教育、科技、扶贫等部门负责落实。
2.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各级财政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重点支持粮油、果蔬、林药、畜禽等农产品的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和贮存技术研发。落实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向农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由市、县区财政、发改委、科技、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乡镇企业等部门负责落实。
3.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市科技信息“户联网”服务“三农”的作用,着力培育科技大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由市、县区科技、教育、农办、农业、农机、畜牧水产等部门负责落实。
4.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切实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力引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年内新增农业机械6万台套以上,新建农业机耕道200公里。每个县区办一个上规模的先进适用农业新机具示范点,市里重点抓好科技示范园的农业机械装备项目建设。由市、县区财政、农机部门负责落实。
(五)着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1.扎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重点抓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由市、县区组织、人事、编委、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负责落实。
2.加快推进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分开的原则,加强农村基层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把农村经营管理列入政府职责。增加公益性职能服务经费,增强服务手段,改善工作条件,调动基层技术服务推广人员的积极性。由市、县区组织、人事、编委、财政、农办、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等部门负责落实。
3.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等各项改革。深化国有农林场税费改革,完善国有农林场管理体制。抓好集体林权制度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由市、县区人民银行、粮食、国土、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经营管理等部门负责落实。
4.积极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认真清理化解乡村债务,防止新债发生。积极争取中央、省里的支持,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在严格把握政策和加强审核的前提下,该减免的要坚决减免,能豁免的应予以豁免。由市、县区财政、审计、经营管理等部门负责落实。
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配套支持措施、税务和金融政策,各级财政要设立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补助资金,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全市年内新增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个以上。由市、县区财政、税务、银信、供销、农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等部门负责落实。
四、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一)健全完善领导机制。各地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县区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要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市、县区党委和政府都要设立农村工作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强化其综合、协调、指导、管理农村工作的职能。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农村为己任,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支持“三农”工作的合力。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增强基层组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能力。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应届毕业大学生中培养选拔村干部,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坚持搞好“双向培养”,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继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基层干部表彰、激励机制和党员关爱机制,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要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继续实施乡镇办公条件改造工程,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合理提高村干部的生活待遇和保障水平。
(三)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回村庄携手建设新农村”主题活动,动员组织广大干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创建和谐示范村,大力倡导和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尊重和保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狠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
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永政发〔2014〕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