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民商法类 >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意见(市委〔2006〕17号2006年8月31日)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意见
(市委〔2006〕17号 2006年8月31日)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是民族生命力之本、创造力之泉、凝聚力之魂。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同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杭州文化名城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浙委〔2005〕11号)精神,特制订本意见。本意见所指“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范畴,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园林文物、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领域。
一、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基本形势
1、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意义重大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杭州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一名城、四强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客观要求;是发挥杭州比较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引领经济发展、推进和谐创业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确立“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思想,以“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为载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发展,使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相得益彰、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基础扎实
杭州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南翼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杭州历史悠久,至今有8000余年文明史和2200余年建制史;杭州自然环境优越,产生了以西湖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杭州市场经济发达,投资环境优越,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杭州文化与经济结合度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杭州文化开放度大,自古就是多种文化的汇流之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进一步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001年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以来,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进展,人才建设和精品创作成绩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社会力量兴办文化积极性提高,大文化产业长足发展,文化发展环境更趋优化,教科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一名城、四强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3、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任务艰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不相适应,与建设文化名城、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上学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生产生活等问题较为突出。“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大力度,落实举措,努力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4、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发〔2005〕14号文件要求,着眼于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着眼于构建“和谐杭州”,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着眼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着眼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力引领生产力,在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文化软实力,在修复自然生态的同时更加注重修复人文生态,在打造投资者天堂的同时更加注重打造文化人天堂,全面推进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实现“一名城、四强市”建设高起点上的更快更好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力量。
5、主要目标
围绕杭州城市性质和总体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教科文卫体领域改革、开放、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到2010年,把杭州建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休闲文化与创业文化和谐交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为映衬、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主要发展指标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文化名城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
6、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生产生活等突出问题,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与健康权益,提高市民群众生活品质。
--坚持资源整合。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发挥杭州资源优势、体制优势和环境优势,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作用,着力解决“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人办事”问题,进一步打响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合力推进“一名城、四强市”建设。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科文卫体各项社会事业共同进步,实现城乡平衡、区域平衡、群体平衡,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坚持弘扬特色。立足于挖掘、传承和弘扬,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修复人文生态,凸显文化特性。在保护基础上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文化活力,打造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自信,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新优势、新亮点。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毫不动摇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破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分类指导、由点及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为建设“一名城、四强市”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三、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五大举措
7、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是“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关键。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统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营造“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台、以创造带来辉煌”的氛围,重点培养和建设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实力,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以环境的优化促进人才的集聚,以人才的繁盛造就文化的繁荣。
8、打造知名品牌。著名品牌是“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亮点。大力发掘跨湖桥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历史文化和西湖文化、运河文化、西溪文化、宗教文化、金石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等特色文化,打响一批文化旅游和精神产品品牌;培育和引进各行业、各门类领军人物,打响一批名人品牌;充分发挥名校、名社、名馆、名团、名院的作用,打响一批资源品牌;积极举办国际国内科教、旅游、文化、体育等对外交流和赛事,打响一批活动和会议会展品牌;扶持壮大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打响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
9、夯实基层基础。农村、社区等基层是“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基础。确立社会公共事业优先的理念,以实现和保障群众基本文化和健康权益为目标,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实现工作重心和各类资源的下移。要以构建社会事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抓手,整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各类资源,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和利用,健全基层服务机构,拓展基层服务内容,提高基层服务能力,落实基层服务保障措施,有力推进基层教科文卫体事业上一个新台阶。
10、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大力推进观念、体制、机制、内容、技术、服务创新,是“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根本动力和必由之路。要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深化教科文卫体领域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微观运行机制改革,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制度环境。要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扩大社会事业的对外开放,鼓励非公资本公平进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有效推进所有制和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引进吸收外来文化、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推进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杭州文化“走出去”,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格局。
11、实施项目带动。大项目带动是“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有效方法。继续大力推进西溪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一批大遗址保护工程,修复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优秀历史建筑,打造一批文化景观带,建设一批标志性基础设施,培育一批重点产业门类、产业园和产业集团,举办一批重大节会、赛事,扶持一批重点高等科研院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做强一批特色学校、医院,创建一批教科文卫体强县(区)、强镇(街)、强村(社区),有力推动“一名城、四强市”建设。
四、扎实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主要任务
12、努力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整体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是加快建设文化名城的核心内容。要以全体公民为对象,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总载体,着力增强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群众,进一步抓好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时代人文精神,积极培育创业文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努力提高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活动。加强诚信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努力构建“信用杭州”。开展以普及科学知识、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双普”活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和普法教育。到2010年,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力争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城市性质和地位相匹配。
13、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文化名城的“根”和“魂”。要通过立法、规划、保护、挖掘利用,弘扬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确立杭州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修复完善文化生态。通过城建综合整治工程和文化景观带建设,改善文化遗存的环境,建设白塔公园等文物主题公园。启动跨湖桥遗址、良渚遗址、南宋皇城遗址、南宋太庙--三省六部遗址、越王城遗址等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加快“西湖”和“龙井茶”、“良渚遗址”、“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广度与深度,完成一批重点文物建筑修缮,实施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提高现有博物馆可看性和可参与性,建设一批专题博物馆,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博物馆。加大文物科研工作力度,加强石质文物保护和技术探索。妥善处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关系,重视城市改造中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强各区、县(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到2010年,完成一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形成比较完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体系,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普查、规划、抢救、传承和利用,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立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人(单位),创建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保护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区,做强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和产业运作体系,保障杭州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多样性。
14、构建完善文化发展布局
构建文化功能区,完善文化发展布局是形成城市文化特色的关键。要结合“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总体规划,形成若干城市文化中心、文化景观带和文化片区。形成和完善两个城市文化中心:改造提升以武林广场和湖滨地区为中心的主城区文化中心,承担商业文化、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顺应城市东扩和沿江跨江发展,以钱江新城为中心形成新的文化中心,依托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承担大型会议会展、文化娱乐、文化交流等功能。根据杭城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格局,重点打造五条文化景观带:体现现代文化特色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带,体现运河文化特色的运河文化景观带,体现旅游休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西湖文化景观带,体现人文与生态文化特色的西溪文化景观带,体现休闲娱乐特色的湘湖文化景观带。以文化遗存分布、文化设施设置、文化单位集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在全市引导、培育、形成若干文化片区。开展生活品质评价,形成一批“休闲、文化、创业”相结合的特色区块。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平衡,加快三个副城、六大组团、各县(市)建成区和农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文化功能布局。到2010年,主城区文化中心功能更趋完善,新的文化中心基本形成,重点文化景观带和文化片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基层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初步构建适应城市总体发展格局的文化发展布局。
15、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名城建设的民心工程。要整体推进政策法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组织队伍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按照“优化结构、均衡布局、突出重点、分级配置”原则,抓好一批市属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和改建、迁建工程,提高城市广场、主题公园等设施的文化功能,按标准建设区县(市)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场馆;按一街道(乡镇)一中心、一村(社区)一室(场),建设综合性多功能文体设施,优化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工、青、妇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等基层单位完善文化设施配套。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切实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继续实施东海明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科技文化信息网点、村村通工程、“2131”工程、百姓文化工程等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程。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群众文化专业骨干和管理队伍。按照市级品牌化、区县(市)普及化、基层特色化的要求,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按规定和实际需要保障公共文化建设的人、财、物,推进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体系、公共文化工作队伍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成区基本形成15分钟文化服务圈。
16、努力繁荣文化精品生产
文化精品是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要积极贯彻“三贴近”方针,通过创作、生产、传播、评价等系列环节,在文艺、社科、新闻、出版等领域培育一批能体现文化名城水准的精品。以杭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出系列社科研究成果和文艺创作成果。继续深化“和谐创业”杭州发展模式、杭州人文精神、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等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越剧、金石书画、民间艺术等杭州优势艺术门类创作水平,使杭州成为三大门类全国艺术交流中心。发展动漫游戏等新兴艺术门类,支持各类先锋艺术实验,扶持文学、音乐等基础性创作,繁荣反映都市文化特性的精品生产。推进新闻媒体品牌化建设,培育若干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纸、频道(率)、期刊、栏目。完成一批重大出版工程。积极探索产业化运作途径,生产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基础、广受群众喜爱的大众文化作品和文化服务项目。实施“新文艺家发现计划”,充实文化人才库,培养、引进、使用一批重点文艺人才。到2010年,基本形成优势门类和流派突出、创作和活动相辅相成、精品生产管理体制完善的良好格局,使杭州精品生产总体实力和成就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17、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名城建设的突破口。要通过发展重点产业门类、产业区块、产业集团和文化市场,增强杭州文化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和辐射力,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全面整合产业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数字娱乐、会展业、艺术品业等一批优势文化产业,使杭州成为全国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会展业、艺术品业的重要城市和中国“动漫之都”。以现有文化单位、创意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教学研发机构集聚区为基础,培育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园区,扶持一批“高、尖、特、新”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组建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杭报集团、杭州文广集团,推进西泠印社、杭州出版社集团化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市场机制完善的优势,培育与建设一批文化产品生产、研发、交易、消费中心和文化专业市场,在文化产品流通、拍卖、版权贸易等方面走在国内同类城市前列。进一步推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会展的结合,以科技、艺术的投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市GDP增幅,使文化产业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18、积极开展文化传播和交流
便捷的文化传播、活跃的文化交流是文化名城的重要体现。要通过加强传播主体建设、传播渠道建设、传播手段建设,对内提升文化凝聚力,对外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强文化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出杭州文化整体形象。发挥西泠印社、中国美院等名社、名院、名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杭派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推进网络化建设,重视出版发行、报刊发行、广电传输网络、电影院线建设,支持媒体集团拓展内容产业,创办新媒体。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络,充分利用交互式数字电视、各级政府网站和新闻门户网站等载体,打造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和经纪人队伍。以办好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西博会国际化程度,带动杭州茶叶、丝绸、女装、动漫等专业展会的品牌化。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贸易,创新推出双年展、杭州文化周等各类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依托旅游业推出杭派文化。切实加强城市公建设施和文化设施的标识工作。到2010年,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便捷,城际、国际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城市文化形象更加鲜明,进一步提升杭州知名度、美誉度,彰显杭州文化软实力。
五、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
19、建设教育强市。以教育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努力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化、平民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在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全面实施托幼一体化工程,基本形成0-6岁学前教育体系,幼儿教育向低龄化方向发展。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小班化教育。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普职招生比例保持在1∶1,进一步加强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普教与职教的横向沟通,构建适应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积极支持在杭省、部属高校发展,扶持杭州师范学院成为综合性大学,浙大城市学院达到全国同类学院一流水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到全省同类学院一流水平。努力争取国内外名牌大学来杭联合或合资办学。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发挥校外教育作用。积极开展各类职工教育和农民教育,满足城乡劳动者接受各类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建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妥善解决城市弱势群体和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到2010年,全市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优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80%,其中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有效解决“好上学”、“上好学”问题,逐步建成总量相对充足、结构基本合理、体制富有活力、环境条件优越、内涵和谐发展,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全国领先,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建设科技强市。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从发明创造、创新培育和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大力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加大本市企业、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跨国公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创新载体。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分配、评价机制,构建包括创新管理、创新研发、创新产业化、创新服务、创新保障等五大系统在内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平台。深入实施“一号工程”,围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重点组织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游戏、生物医药等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攻关,力争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与优势产业取得突破。深入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杭州”建设。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创新园区发展机制,促进开发区、科技园区、特色工业功能区产业发展。以青少年、社区居民为重点,积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切实抓好市、区县(市)及基层科普队伍、阵地、设施和基地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成果交流中心;使我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在国内同类城市保持领先,走在前列。
21、建设卫生强市。实施“四改联动”战略,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和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实施“公卫优先”战略,构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提高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实施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程,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原则上按照每一街道(建制乡镇)办好一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标准,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镇非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商业医疗保险,构建新型医疗救助体系。实施“强院名医”战略,打造一批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医院,培育一支适应医疗卫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实施“科教兴卫”战略,建立完善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体系、科教管理体系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前沿医学和临床医学科研攻关。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加快重点设施项目建设。深化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建设一批卫生强区、县(市)和卫生强乡镇(街道)。到2010年,初步建立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卫生设施和技术领先、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优良、运行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证全体公民享有公平、优质、高效的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2、建设体育强市。实施小康健身工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加快社区、农村等城乡健身设施建设,打造群众体育特色活动和品牌项目,创建一批体育强区县(市)、体育强乡镇和体育先进街道、社区,让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第五生活要素,实现体育生活化。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坚持体教结合、科技兴体,推进市、区县(市)联动,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打造一流的体育人才训练基地、体育名校集团或体育运动学院,发挥体育竞赛杠杆作用,申办或配合申办高水平国际赛事、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着力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实施产业发展工程,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体育集团,加快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体育休闲旅游、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教育培训和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门类,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体育企业,加强体育市场执法,规范和繁荣体育市场。实施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促进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与体育事业。实施人才兴体工程,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工作和指导员队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体育产业经营者队伍,体育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等的整体素质,充实社区、乡镇、学校等基层体育工作力量,完善体育事业工作和服务网络。到2010年,全市体育人口达到50%,50%区、县(市)达到体育强县标准,全市基本形成体育设施完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较强、群众体育综合指标领先、体育市场规范繁荣、体育产业发展快速的格局,公民健康素质处于全国、全省领先地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六、全面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体制改革
23、深入总结改革经验。深化改革是“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根本动力。多年实践证明,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必须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着力点,不断革除束缚事业产业发展的种种障碍;必须把加快发展、服务人民作为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难点问题,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必须统筹兼顾,区别对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当前,科教文卫体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改革新局面,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一名城、四强市”建设。
24、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破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分类指导、由点及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以重塑市场主体为重点,推进微观运行主体改革,形成富有效率的生产经营机制。以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由“办”向“管”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开放为动力,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教科文卫体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推进观念、体制、机制、内容、技术、服务创新,构建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学习引进优秀外来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杭派文化,形成地方特色鲜明、文化融合度高的开放格局。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加大对社会事业特别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事业领域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行体制,探索组建教文卫体资产营运机构,制订完善管理办法。继续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思路,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工作,保障职工权益。
25、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文化演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领域改革要按照中发〔2005〕14号文件精神,稳妥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微观运行主体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扎实推进区、县(市)文化体制改革,并加强内容建设、主体建设、平台建设、设施建设、人才建设等工作。教育体制改革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学校教职工人员聘用制度;深化投入体制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关注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科技体制改革着重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为重点,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加快科技资源整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卫生体制改革要以“四改联动”为重点,加快调整宏观管理体制,深化产权制度和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制,转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服务模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投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卫生监督城乡执法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体育体制改革要在尊重体育事业特殊性的前提下,着重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分类指导推进体育场馆、服务单位改革,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国有体育单位产业发展,吸引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强体育行政执法,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和中介组织作用,进一步促进体育市场繁荣发展。
七、加快“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2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把“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软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切实抓好领导、规划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立法和法律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要研究建立“一名城、四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加强指导、监督和评估。
27、强化地方立法。结合“十一五”规划,制订“一名城、四强市”建设各专项规划或实施意见,各地要制订本地规划或实施意见。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加强大文化领域法制调研,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规范文化执法,加大违法案件依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盗版行为,规范网吧、网站管理,营造和谐健康的良好市场环境。积极推广文化法制宣传,增强市民文化法制意识。
28、完善政策措施。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规定,用足用好用活大文化领域各类试点政策,着重解决“一名城、四强市”建设中“三有一平衡”问题。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形成财政主导、多元开放的投入机制,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利用率,构建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设施网络,解决“有房办事”问题;突出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实用人才建设,塑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平衡。各区、县(市)党委和政府要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制订“三有一平衡”政策实施细则,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9、营造良好环境。全市要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文化繁荣、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宣传载体、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加大对“一名城、四强市”建设的意见、规划和政策措施解读、宣传工作,加强“一名城、四强市”建设进程的宣传报道,推出专栏、专题和名人名家专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评论

白酒加雪碧73℃

杭州[赞]

1小时

劣迹

杭州的核心竞争力是啥?

1天前

°。少爷

杭州人民实现免费医疗了吗?!

10天前

心弦

社会主义的一流大都市和一流大都市有什么区别

10天前

相关法律条文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11〕7号2011年5月3日)为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充分发挥水利事业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支撑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市委〔2013〕3号2013年3月29日)为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市委〔2012〕18号2012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6〕8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补齐地下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城市地下空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3〕19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根据《中共中央、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权重2+QQ:3425826150):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转载网络上的公开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将他删除。
现在整个网络流量生态,网站访问占比极低,本站访问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没关闭只是基于情怀。
有一些不良律师或不要脸的企业,在不告知我们的情况下,非法采证,恶意起诉,我们将奉陪到底。再一次声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权申诉均会在不超过两个工作日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