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2025-01-17 12:14
517人看过
航运
东北亚
中心
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委发[2004]14号)为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北亚
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大委发[2004]14号)
为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提出的“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我市在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功能作用,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对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建设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是对大连在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圈竞争所处地位和应发挥作用的科学定位,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市提升能级、加快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功能,加速产业集聚,增强经济实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大大连”宏伟目标;二是,有利于推动东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结,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立新型产业基地,使东北地区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三是,有利于我市及东北地区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增强对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挑战和历史机遇
(一)现实基础。大连是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口岸城市。目前,大连港已成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的腹地型干线港,2003年实现港口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7万TEU,在集装箱、油品、粮食、滚装运输等方面形成了专业化优势。在东北地区,大连在对外开放、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广阔而富饶的东北腹地,既是大连港和大连市百年发展的基础,更是未来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依托;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基础产业雄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严峻挑战。随着全球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深化和拓展,港口及航运业竞争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我国环黄渤海地区以及韩国的几个大型港口都在加速建设和发展,竞争东北亚航运中心的地位;东北地区的其他港口也在加快建设和发展,以其优势的地理位置与大连港口争夺同一腹地的货源。二是来自自身的挑战。大连口岸集疏运功能相对不足,口岸服务环境亟待改善,港口企业经营机制不活。三是来自货源总量和结构的挑战。大连港腹地纵深,陆路运输半径过长;东北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快速增长需要一个过程,货运量增长缓慢、集装箱生成量相对不足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迎接挑战,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全力以赴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历史机遇。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全面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为地处开放前沿的大连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六大做出了高速和改造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并陆续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进入全面实施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技术使用日益紧密,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这一区域的普遍共识。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适应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三、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建立新型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速提升海、空港的核心功能,加速推进港口与保税区一体化发展,把大孤山半岛建设成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完善和发展口岸的集疏运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和临港产业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口岸服务水平。争取到2010年,初步形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核心功能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服务体系完备、比较优势明显的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
(二)功能定位。航运中心是我市城市功能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他产业特别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国际化都市的标志性特征;大连港是环黄渤海地区的干线港和全国沿海的主枢纽港,是东北经济区联结国内外市场的航运中心;大连空港要建成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的门户枢纽机场。
(三)发展目标。全面提升以海、空港为核心,以口岸集疏运网络为主体,以航运、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支撑的航运中心功能。到2010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承担的货物运输总量达到9亿吨,其中港口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TEU,使大连港成为环黄渤海地区的重要干线港和中转港;空港旅客吞吐量达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0万吨。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500万TEU,使大连港成为东北亚的重要枢纽港;空港旅客吞吐量达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60万吨。
四、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结构体系建设
(一)加强核心功能建设。海、空港是航运中心的基础和核心。加强海港和空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以大型专业化码头、深水航道以及物流分拨中心和中转枢纽中心为代表的现代化港口,开辟更多的国际干线和区域支线,推进海港和空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是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
(二)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包括水运、空运在内,以公路、铁路、管道等运输方式为支撑的集疏运体系是航运中心的主体。要在抓好海、空港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烟大火车轮渡、铁路客货分流工程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构建集装箱、油品、粮食、矿石、汽车和钢铁等专业铁路班列系统,强化海铁联运,大力发展欧亚大陆桥运输;抓紧推进连接沈大高速公路、大丹高速公路、土羊高速公路和进入大窑湾港区、大连湾港区、国际物流园区的疏港高速通道建设;适应未来跨国石油、天然气运输需要,提升管道运输能力,不断完善大连口岸的立体化、现代化运输网络。
(三)健全和完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健全和完善为海、空港和整个集疏运体系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是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改善软环境,提高口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下大气力建设多功能的口岸公共信息平台,提高通关效率,增强代理、信息、结算、修缮、后勤补给等综合服务功能,吸引国际航运和物流要素的集聚,使大连口岸的服务功能和水平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相适应。
(四)发展产业支持体系。临港加工业、商贸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服务业是航运中心发展的市场需求保障系统。大连是腹地型港口,负有带动腹地经济发展、促进腹地产业升级的重要责任。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使大连成为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消费物流的生产、集散和服务中心;大力发展金融和信息服务业,逐步使大连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
(五)完善社会环境支持系统。良好的体制、政策、法制环境,是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持系统。要继续推进大窑湾港与保税区联动发展,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建立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提高大连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深化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口岸管理体系;制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集聚国内外各类人才,培育开放式、融合型的港口城市文化。
五、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海港和空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功能。要充分发挥大连的区位、岸线和港址优势,围绕集装箱、油品、粮食、矿石、汽车、钢铁和成套设备等优势货种,加快集装箱、大宗货物及滚装运输的专业化深水码头建设,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大窑湾港区新建集装箱泊位20个左右,包括一批能够停靠8000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水深超过15米的深水泊位;抓好30万吨级石油码头的储运中心和LNG专业化码头的功能建设,使石油及其制品的吞吐能力达8000万吨;充分发挥北良港和大窑湾港专业化码头优势,搞好粮食码头的合理分工和优化重组,形成粮食运输的整体优势,使粮食吞吐能力达1800万吨;抓好30万吨矿石码头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其功能,发挥深水中转优势,使其年吞吐能力达2000万吨,抓紧推进专业化汽车雄壮建设,促进汽车及其零部件供应链及销售链的优化和高速运转,使其成为东北亚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集散中心;整合客滚码头资源,建设邮轮码头,使大连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客滚旅游中心。推进老港区功能结构调整,加快乐钢材及配套设施专业化港区建设,使大连港口成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物流服务中心。
抓好周水子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使其最大限工地满足近期航空运输发展的需要;抓紧推进机关报机场的选址和前期准备工作,按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投入运营。
(二)引进和培育大型航运企业,构造密集发达的全球运输链网。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到大连投资建港、经营码头和开辟航线,与大型海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大力培育地方航运企业,推进企业重组,组建大型航运企业集团。通过与航运企业的密切合作,以拓展远洋航线和增加近洋航班密度为重点,增强跨区、跨洋运输能力,扩大远洋运输辐射半径和覆盖区域,逐渐形成远近结合、覆盖全球队的国际航运链网。大连港开辟的远洋干线,2010年要达到20条以上,2020年要达到30条以上。努力增辟空中国际航线,到2010年要开辟大连至美洲、澳洲和欧洲的直达航线,使大连国际机场的国际和地区航线达20条以上。
(三)加速推进港口企业制度创新,搞好港口资源整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大港口企业改革力度,务求取得重大突破。要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途径,全面推进大连港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吸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中外大型航运企业和货主单位参与改革,将集团公司改造成由国有资产控股可由几个国有企业法人出资)的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是投资主体和资本运营主体,主要负责港口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运营;集团公司下属的港务公司和其他二级公司要改造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大连港的辅助、后勤服务业务要尽快与核心业务分离,并与集团公司脱钩。北良港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对公司进行改造,明确出资人,吸引新的投资者,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周水子国际机场要抓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机场发展的股权结构,实际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其他港口(包括正在建设的港口)也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或组建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强对港口资源的系统整合,搞好全市各类港口的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发挥大连港对省内各港口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主动搞好分工与协作,以资本为纽带,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以大连港为核心,以庄河港、丹东港和营口港、锦州港、葫芦港为两翼的协调发展格局。
(四)全力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强化港铁一体化的海铁联运功能。要全面加强公路、铁路、航空及地下运输管道的配套功能建设,尽快提升对航运中心的支撑作用。要与铁路建立战略使用伙伴关系,推进港铁一体化战略,实现“以铁兴港”。力争将大连湾、大窑湾港区铁路建设纳入国家铁路建设计划并尽快实施;与铁道部中铁集装箱公司共同开发东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争取建立新的内陆干港,开辟新的集装箱班列,加快双层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改造;合作建造并经营粮食、矿石、汽车等铁路专用车和班列运输系统,在车辆配置、铁路运价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临港产业,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功能和产业保证。物流基地建设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形成是建设航运中心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大窑湾港区毗邻大连新城区、地域开阔的优势条件,加快建设大窑湾国际物流园区,使其成为东北经济区乃至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加快国际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东北地区的延伸和辐射。根据发展的需要,将保税区的功能逐步向大孤山半岛延伸,发展油品、粮食、矿石、汽车、机电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优势货种,建立专业物流中心。同时,与东北经济区及国外物液压基地、物流企业相连结,构造跨区域、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网络,降低东北地区国际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信息、资金、人才的集聚和充分流动,使大连成为东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和我国南北物流通道的转运中心。围绕航运中心建设,加大临港产业的集聚力度,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制造、粮食加工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六、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扶持政策及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和领导。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提升城市功能、提高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为加强组织和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港口发展委员会更名为市航运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规划和进行决策,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建设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工作力度,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抓紧编制航运中心建设总体规划,并制定扶持政策,把航运中心建设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要继续完善口岸管理体制,理顺政府部门的关系,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制定规划、创造环境和为企业提供服务上来。
(二)进一步扩大开放,争取成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境外企业到大连投资发展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吸引国外大型航运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地区总部、分拨中心、采购中心等,形成国际物流与航运的集聚效应。按照国际惯例规范口岸查验制度,在人员出入境、货物通关、商品检验、资金汇兑等方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抓紧推进大连保税区与大窑湾港区的一体化运作和区港联动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动区的功能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开办离岸金融业务;争取大连成为国家首批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试点城市。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和效率。要将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纳入到开发的市场体系中,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要素的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抓好各类商品市场及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同时,重点抓好航运交易市场(所)的建设,提升航运交易市场(所)功能,使我市成为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业务、航运信息、航运人才的交流、展示、交易和结算中心。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充分调动港口企业、各类运输企业、货主单位及各类代理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形成港航企业及服务企业共建航运中心的集群效应。要建立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制订扶持政策,促进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设立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海港、空港、疏港道路、临港产业、物流业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通关、通检和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对干线班轮开辟、航运交易服务、中转业务以及海铁联运业务给予补贴,对海路联运的公路运输费用给予折价优惠;完善海关、商检、卫检、边防等联检部门通关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施。
在岸线、用地及征海等方面,对港口建设予以优先保证。凡列入市级统一规划,由市政府批准建设的港口、机场项目及重大物流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根据项目的功能作用和投资强度,减征或免征土地出让金,减免部分全部用于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港口的码头用地和露天堆场,免征土地使用税;港口企业利用航道、港池疏浚土吹填造地或开山填海再造的港口陆域,减征或免征土地使用费;对老港区搬迁改造形成的土地转让收益,由市政府统筹安排,主要用于老港区改造和新港区建设。
支持港口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资产重组、抵押贷款、上市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吸纳增量资产。鼓励外国资本、民间资本专业和信贷资本参与航运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大连港和大连机场实行“以港养港,以场养场”政策,所得税继续实行汇总缴纳,并按现行财政体制将其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列入航运中心建设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航运中心建设。对港口企业重组或改制裁减的富余人员,市政府按我市下岗职工经济补偿政策给予支持。对从事港口建设、经营期15年以上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从获利年度起,5年内由财政每年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额予以全额奖励,第6年至第10年每年按50%奖励。港口企业可免缴资产转让交易费。大连保税区要充分发展政策优势,吸引国际、国内大型航运企业在我市注册或建立结算中心,市财政、税务等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
(五)积极争取省、国家以及东北地区的支持。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在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投资以及航线审批和财税政策等方面,要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指导和支持。要加强与东北腹地政府、企业的密切协作,建立相互沟通和协调的机制,结在战略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宏伟事业。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的实施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16〕33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