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民商法类 >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榆政发[2016]3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榆政发[2016]3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精神,着力破解农业科研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体制和机制性难题,现就推进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破除一切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强化农业科技同经济对接、科技成果同农业生产对接、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以科技进步促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公益性地位不变。进一步强化农林牧等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功能,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政府扶持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巩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公益性地位,确保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坚持服务“三农”。以全市农业产业全面持续发展为主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研究自然环境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产业的影响,不断突破产业各链条和环节上的技术问题;坚持面向广大农户等传统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服务,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农业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农业生产及农业科技活动特点,把握好技术成果探索发现规律,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成果市场规律,以需求为导向,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把握好农业科技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型院所制度,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结构更加合理,科技人才流动有序;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情绪高昂,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推动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三、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农业局牵头,组织、发改、人社、编制、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科技以及农、林、水、牧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制定方案,完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创业创新中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和不和谐因素。同时,要定期总结试点工作,及时在市级农业科技机构推广成功经验。
(五)确立科研工作重点。立足本地资源和现实基础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围绕马铃薯、小杂粮、玉米、苹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科技成果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和技术传播扩散活动。以产业发展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为方向,以增产增效、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目标,开展科研工作,着力突破农业发展技术瓶颈,为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六)明确科研服务对象。主动适应传统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单纯的为农户服务,转向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科研业务,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覆盖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快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建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生产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七)创新科研工作方法。坚持“六个一”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产业,组建一支队伍,集成一套技术,建立一个基地,联系一批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一组产品”,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协作,通过与各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攻关、科技人员交流互访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市内农业科技人员交流互访,扩大科技信息传播与辐射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八)强化科研计划管理。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的机制,在财政性科研项目立项环节和验收环节,引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坚持公开透明,项目实施过程要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按照项目资金管理改革新要求,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细化支出范围,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
(九)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实验区基础设施,所需资金一次性专项预算解决。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建立一批有学科影响力的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基地及基层示范点,及时将科研成果向生产一线示范推广。推进海南、云南两个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加速世代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缩短作物新品种育成周期。
(十)优化科研人才队伍。坚持“柔性引进、刚性干事”原则,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指导,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聚集市内外科研院所、院校的技术力量,围绕主导产业,组建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专家团队,支撑农业产业发展;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培训进修、攻读学位、交流考察、承担项目,逐步建设梯队结构合理、人员素质较高、能够独当一面的本土人才队伍。拓宽科研单位管理岗位人员职务上升通道,适当放宽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比例,支持优秀人才职务职称晋升。
(十一)稳定科研资金投入。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着力解决农业科研周期长、风险高、产出慢以及项目申请耗时耗力问题,确保一些连续性项目和自选项目经费得到持续保障,确保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建设对象,所需经费每年专项预算,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三、创新科研管理机制
(十二)完善人员聘用机制。编制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严格按照编制和岗位设置,制定年度招聘计划,人社部门适时组织公开招聘。对高学历高职称急需紧缺人才,按照《榆林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榆办字[2012]155号)和《榆林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实施细则(试行)》(榆办字[2013]26号)”,向组织部部门申请刚性引进。放宽对人员去留的处置权,凡无特殊疾病而无法履行聘用合同,且经调岗、待岗仍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可上报并经主管局批准,解除聘用合同。
(十三)创新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业务考核和绩效考评机制,依照聘用合同和不同岗位、不同职级,设置不同的考核要素和考核标准,兼顾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兼顾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把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奖励挂钩。凡初次聘用的人员,在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凡已签订正式聘用合同的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提前30日书面通知,解除聘用合同。
(十四)建立资金筹募机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各级各类项目研发资金,配套资金由市级财政承诺并予以足额配套。农科院试验示范产品及新产品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上缴财政后全额返还市农科院,允许利用返还资金的50%设立科技开发专项经费,用于自选项目的实施、项目前期费用的周转、项目后续产业化开发以及经单位研究决定的其他科研、开发、服务等工作的支出。科技开发专项资金当年未使用完毕的,允许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
四、建立人员激励机制
(十五)设立绩效奖励专项经费。将在职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作为绩效奖励专项经费,并将试验示范产品及新产品开发收入、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收入的财政返还资金的50%作为绩效奖励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配套奖励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推广奖的项目完成人和通过品种审定的品种选育项目完成人。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办法,对绩效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
(十六)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对在境内的使用、处置科技成果,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属于农作物新品种、新工艺、新配方等产品形态的职务成果,可进入成果交易平台进行转让;属于引进、集成创新等技术方法类的成果,可采用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在生产中推广。职务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单位之间合理分配。转让收益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50%。
(十七)鼓励科技人员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科技人员可以按照规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开展成果转化。离岗期间,科技人员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原则上不得中止。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奖励、股票期权、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鼓励科技人员实施成果转化。
(十八)推行高效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办法。支持采取技术承包的方式实施生产示范项目。凡适宜于承包管理的生产示范内容,可通过竞争方式取得承包权,超出任务指标的产品收益归承包人所有。鼓励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方式面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并获得相应报酬(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凡与主体业务及主推技术相关的示范推广内容,可列入自选项目计划,并提供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完成项目。要确定目标任务,严格考核验收,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取消下一年度自选项目资格。
(十九)营造宽松的科研管理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营造公平、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有利于发挥人才效能和用人机制的奖励机制。坚持以灵活政策引才、以事业平台聚才、以良好环境留才、使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榆林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8日

评论

祐邊惡魔

西农项目

8小时

奔奔灬牛战

马铃薯价格太低了,无研究价值。

5天前

艳染_゜

榆林现在的洋芋都是用激素泡仔长大的,产量大,没味道有毒性

半年前

小幼兔

吃不成,

半年前

风在悄悄躲

就这种马铃薯根本吃不成,还是老家自己地里种的靠谱

半年前

相关法律条文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7〕24号)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2016年3月28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17〕17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

律师最新回复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权重2+QQ:3425826150):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转载网络上的公开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将他删除。
现在整个网络流量生态,网站访问占比极低,本站访问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没关闭只是基于情怀。
有一些不良律师或不要脸的企业,在不告知我们的情况下,非法采证,恶意起诉,我们将奉陪到底。再一次声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权申诉均会在不超过两个工作日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