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5-01-17 13:52
257人看过
平顶山
学院
转型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平政〔2014〕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重点企业:为深入贯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平政〔2014〕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新城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重点企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0〕12号)等有关要求,推动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我市“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现就支持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对于促进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市重点发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之路,着力打造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五大产业集群,不断彰显新型能源化工、现代装备研发制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三地’优势。”要实现我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必须高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若干支柱型接续替代产业。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阶段,新技术引进项目多、新产品开发动力足、新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旺,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不仅能够培养满足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能够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管理、咨询服务等智力支撑。
二、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一次全面深入的发展变革,旨在全面实现学校提出的“立足平顶山,面向河南,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教育质量上乘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需求对接、科技项目与区域支柱产业对接,最终实现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相互促进,共生共赢。
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动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构建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3年内完成学校试点转型发展,提升一批优势学科专业,发展一批急需学科专业,调整一批滞后学科专业,做实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做强一批创新服务团队,做大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最终实现办学特色鲜明,教学实践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三、统筹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构建适应我市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我市产业发展要求,优化调整平顶山学院学科专业结构,培育我市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群。瞄准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专业,部分学科专业在同类院校中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服务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加强政产学研用对接,优化资源组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政府、高校、产业、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培育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合作攻关,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发展。面向我市产业需求组建研发团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申请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开展校企合作育人。通过“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按照“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引进企业的先进设备、优质项目及经验丰富的导师。以创新创业园区为载体,实现专业、学业与行业、职业的结合,在项目建设中培养人才,校企共建双师队伍,共同开发课程,教室、实训室与企业开发室、工作室一体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工位,让相关专业学生承接项目研发、产品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合作育人。我市相关企事业单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创造条件吸引、接收平顶山学院毕业生。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探索多种办学形式,开展股份制校企合作办学或公办民助等办学形式,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四)加强重大政策决策研究。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组织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提出高水平的对策建议。围绕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前瞻性、预测性研究,攻克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加强墨子文化、三苏文化、陶瓷文化、雅乐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
(五)整合资源,交流共享。发挥平顶山学院科研基地、科技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资源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作用。建设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和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信息库,面向社会、企业开放共享。平顶山学院与企业、科研院所相互聘用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平顶山学院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引导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开展科技服务。实施数字图书馆及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教育科研网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成人高等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高校支持项目、示范性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四、支持平顶山学院转型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学校的财政投入,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加快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电气工程试验中心及其配套设施。
(二)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有机对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平顶山学院聘请我市相关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平顶山学院兼职教师,支持和鼓励平顶山学院选派优秀人才到市直部门、县(市、区)政府和地方企业挂职锻炼,提供科技服务。3年内从学校遴选200人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从企业行业遴选100人到学院兼任教师。对市校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在专项资金投入、组织企业参与、校企校地合作研究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企业与平顶山学院联合建设工程中心,对企业在联合工程中心建设的投入以及企业与平顶山学院开展产学研结合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政策支持。对平顶山学院面向我市产业需求组建的研发团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科技立项上向学校倾斜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校科技人员利用本单位的科研资源和自身科研技能为企业开展有偿服务提供支持,支持知识产权作为注册资本入资企业。对学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发生的税收,按照相关法规给予免征或减征优惠。对学校开展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予以支持,在项目申报、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扶持。
(三)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合作事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要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议事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类战略合作事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和保障合作顺利进行。
2014年3月16日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