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询律网小编整理
2024-11-21 16:09
171人看过
定西
支持
加快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2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甘政发〔2012〕2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正在向稳定解决温饱迈进。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贫困面大且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定西1区6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列入六盘山区连片特殊困难重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拉大,需要加大力度给予支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精神,结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为加快定西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南接陇南、甘南、临夏集中贫困地区,东西与天水、兰州市接壤,在实施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定西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典型地区,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集中区,还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点区域,在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定西市贫困面大、程度深,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全省乃至六盘山区连片特困重点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贯彻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需要,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以富民强市为目标,着力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为重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以扶贫开发为突破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乡镇建设,着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突出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发挥各县区优势,实施有差别的支持措施,鼓励各县区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新局面。
--自力更生,强化支持。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积极调动全省各方力量,创新连片扶贫开发机制,加大帮扶力度,全面支持定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四)发展定位。着眼于全省发展大局,依托兰渝铁路、引洮工程、天定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主动融入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把定西建成六盘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旱作农业、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全国重要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铝冶炼精深加工基地和甘肃中部重要物流区。
(五)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减缓,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初步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着力推进扶贫开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六)以连片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加强特殊群体基本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六盘山区扶贫开发区域交流合作,促进定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七)加强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巩固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成果。将定西市未纳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的209个贫困村逐步纳入整村推进项目范围,倾斜安排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以工代赈、小额信贷等项目。实施扶贫开发整乡镇推进项目,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支持定西建设六盘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省上安排定西市财政扶贫资金逐年增长,力争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八)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定西市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试点县项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末级渠系配套,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雨水集蓄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建设。推广使用太阳灶、户用光伏发电等微能源。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农村公路通达通畅专项资金向定西倾斜,尽快提高农村道路等级。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升电网技术和保障水平,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实施农村电信宽带和光纤接入网等工程,优先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电话、互联网工程。
(九)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加大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支持力度,增加省级规划经费投入。鼓励农村宅基地和住房有偿置换,对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村居民可迁入城镇,优惠购买经济适用房。大力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推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倾斜安排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将省级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整合实施,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十)稳步实施移民工程。对生存条件恶劣、重点生态保护、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地区的群众实行易地扶贫搬迁,争取国家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等项目投资补助标准,延长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期限。加大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扶持后续产业发展,妥善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十一)做大做强马铃薯和中医药产业。支持定西建设“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加快建设马铃薯和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积极争取脱毒一、二级种薯纳入中央财政补贴及马铃薯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扶持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和贮藏库建设。逐步加大马铃薯、中医药等产业种植、加工支持力度,努力延伸产业链,增强研发能力,形成规模化生产。办好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把定西建成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和精深加工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
(十二)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认真抓好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等特色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争取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纳入国家全额补贴范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垄膜沟灌、膜下滴灌、垄作沟灌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支持建设沿洮河、渭河及引洮受益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把安定区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漳县水川区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逐步将渭源县、岷县、通渭县纳入全省蔬菜生产大县予以扶持,把定西建成全省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基层农技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指标数额。支持定西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
(十三)加快发展草畜产业。加强岷县、漳县、渭源县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旱作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发展人工种草,推进饲草料基地和青贮窖建设。逐步将渭源县、通渭县、漳县纳入牛羊产业大县实施范围,全面实行牛羊猪良种补贴政策,提高能繁母畜补助标准。加强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支持渭源县、岷县、漳县等原生态畜禽养殖加工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畜禽交易市场,积极培育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对草畜产业信贷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
(十四)发展壮大重工业和能源产业。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加快铝冶炼及加工、现代制药、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实施电解铝技改扩产、特殊挤压材、热轧板带、铝型材加工和铝电联营等项目,把定西建成全省重要的铝冶炼精深加工基地。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兴能源。加快通渭县华家岭风电场建设。适时推进城市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十五)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技改资金、省预算内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工业技改资金、陇药振兴专项资金等向定西倾斜。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特色优势龙头企业上市。支持培育马铃薯变性淀粉及生物质基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省级原材料、新材料产业重点扶持项目专项资金向定西倾斜,把定西建成省级生物产业示范区。
(十六)加快开发区建设。支持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争取中央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省级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向定西倾斜,促进有色化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实施好陇西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推动定西、临洮经济开发区和岷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优先申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支持开发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十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兰白定物流区域”网络建设,重点建设陇西物流枢纽,大力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发展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支持定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仓储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大力实施粮食现代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实施安定区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甘肃陇西中药材仓储物流园、兰州公路运输主枢纽东部物流园区、甘肃省定西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渭水源蔬菜瓜果中药材批发市场、岷县南川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完善城乡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
(十八)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挖掘提升特色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自然风光游、革命胜迹游、人文古迹游、陇中民俗风情游、生态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尽快形成旅游特色品牌。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定西申报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加快建设县城通往各景区的旅游道路。积极申报贵清山、遮阳山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把定西重点景区纳入全省旅游线路,建设兰州-定西-天水民俗风情线、兰州-渭源-漳县生态风景线和通渭-岷县红色旅游线。鼓励发展“农家乐”等乡村特色休闲旅游,把定西打造成全省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四、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十九)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建设,积极谋划部分干线铁路连接线及城际铁路项目,力争实现大部分县通铁路目标。改造升级定西境内国道及县际公路,实现市到县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推进临洮至渭源、渭源至武都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安定区内官营至临洮、临洮至康乐至和政、陇西文峰至漳县殪虎桥等路网改造项目,尽快开工建设?f柳高速?f口出口至天定高速定西南出口一级公路,以及通渭经榜罗至陇西、陇西至会川、临洮至岷县等二级公路改造项目。适时启动定西境内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支持定西市站场、物流项目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经费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安全畅通,乡镇和行政村通油路率分别达到100%和80%以上。
(二十)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全面建成引洮一期定西支渠及配套工程,加快引洮二期工程的前期及实施工作。加快推进临洮县洮河大型灌区和渭源县石门、漳县南渠及北渠、岷县西江等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启动实施洮河、渭河等黄河主要支流治理项目。重点治理安定区关川河大、小碱沟及东、西河,渭源秦祁河、岷县迭藏河、临洮县东峪沟等中小河流,提高主要河道防洪抗洪能力。加快定西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和通渭县石咀、渭源县双石门等中小型水库及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有效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
(二十一)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争取国家尽快启动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和《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在定西率先实施,并把定西建设成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加强渭河源头、马?ド降戎氐闵?态功能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启动实施《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争取将渭源县、漳县、岷县纳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范围,将临洮县、渭源县纳入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范围。把定西作为全省梯田建设重点,加快实施进度。进一步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淤地坝工程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安定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把岷县、漳县、渭源县建成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县。
(二十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加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步伐,提高造林质量。争取将定西重点水源涵养区及25°以上坡耕地纳入退耕还林工程范围进行建设。争取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积极推进林产品基地和国营贫困林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洮河湿地。争取国家把符合条件的重点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进一步加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定西城区面山绿化、天定和平定高速公路沿线造林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争取国家把岷县、漳县退牧还草工程纳入青藏高原区补助范围。启动实施岷县狼渡滩等草原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继续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启动渭河、洮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开发区和重点乡镇污水、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完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支持安定内官、渭源峡口、岷县秦许等16项城乡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及其再利用,全面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连片)整治工程。建立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二十三)加快推进城镇设施建设。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定西城镇化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城镇道路、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把安定区、临洮县、岷县列为国家西部“百县中心镇建设工程试点”。支持定西修编城镇总体规划,新编行政村建设规划。支持定西新城区建设,拓展城区发展空间,用10年左右时间把定西市安定区建成规模50万人的区域经济中心。推进兰州至安定、天水至陇西天然气管道支线工程建设,实施岷县、渭源等县城燃气工程。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完善城市电网骨架结构。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健全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支持城镇疏散场地、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建设。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支持安定?f口、陇西文峰等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争取临洮县列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县,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五、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瓶颈制约问题
(二十四)优先发展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支持力度。支持定西普通高中建设。大力支持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支持农村中小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工作。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适当扩大教师招录名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培训支持力度。支持定西发展特殊教育。提高省内外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在定西的招生比例,扩大定向培养规模。建立和完善困难家庭学生上大学资助政策,增加生源地助学贷款规模。支持定西师专转型发展,重点支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二十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争取国家将定西列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试点市。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到2015年,实现县区有标准化医院、乡镇有标准化卫生院、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城市社区有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成全市联网互动的急救服务网络。支持市及县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设施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医药卫生人才,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实行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加大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完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支持市、县、乡三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建设,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范围,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特别扶助和二女户节育奖励制度,逐步提高奖励扶持标准。
(二十六)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支持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建设临洮马家窑文化、陇西李氏文化、岷县洮砚文化、通渭书画艺术、安定民俗文化、渭河源文化和漳县汪氏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大力支持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馆、数字电影院、全民健身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室等项目建设。支持建设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大定西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改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二十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衔接,逐步缩小差距。将定西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规定减免市、县区配套资金。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政策,按项目权属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做到即征即保、先保后征,要充分利用失业保险政策,扶持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增加定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资金。支持定西建设市、县、乡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和社保卡应用系统。争取国家把定西列为全国贫困地区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市,支持社会保障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足额落实定西农村五保孤寡老人和社会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补助资金。适当提高优抚对象抚恤标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重点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有效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5%以上。进一步加大定西各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扶持力度。
(二十八)积极扩大就业。省级转移支付就业专项资金向定西适当倾斜。拓宽高校毕业生、各类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渠道,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适当增加高校毕业生考录指标,提高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考生录取比例。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争取定西更多县区列入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支持各县区建设农民创业园,促进农民二次就业,鼓励返乡创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二十九)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争取国家加大对定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专项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扶持定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马铃薯、中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研发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综合服务和信息网络体系,扶持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协调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定西马铃薯、中医药和铝冶炼等优势产业项目科技攻关。
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发展动力
(三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定西重点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和特色农业专家,加强引智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积极实施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工程,支持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人才培训,强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适当提高中级及以上岗位结构比例,为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十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建设县区级职业技术学校,配套实训设施,省财政对办学经费给予适当补助。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提高“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标准,给予一定生活补助。省内各大专院校要主动参与定西农村中青年农民的技能专业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增加培训投入,把定西建成服务周边市州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三十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定西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项目建设,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强化与东南沿海发达省市合作交流,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支持定西劳务输转基地建设,把定西建成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
七、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十三)加强规划及产业政策支持。按照组团发展的要求,加强规划引导,统筹考虑定西与兰白核心经济区的组合发展,同等享受兰白核心经济区的扶持政策,并依托兰白核心经济区特色产业及科技优势,辐射和带动定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将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相关配套产业优先在定西布局,支持定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中医药、铝冶炼及精深加工、物流业等重大项目,扩大招商规模,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三十四)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出台对定西的长期财力补助政策,进一步加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补助力度,提高定西市1区6县财政基本保障能力。争取国家加大对定西市及县区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把符合条件公益性项目的世行贷款、政府债券、国债转贷资金全部转为拨款。加大对定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三十五)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在符合相关规划及产业政策前提下,优先将定西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全省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给予扶持。省级设立定西建设专项资金,每年1亿元,支持定西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经费支持,促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对国家和省安排资金的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农林牧水气等公益性建设项目,逐步取消市及县区政府投资配套。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扶贫开发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十六)土地政策支持。在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时,对定西给予倾斜,优先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市政公共服务、民生项目供地。鼓励定西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定西土地综合整治,缓解建设用地矛盾。
(三十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列定西为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抵押贷款业务。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在定西市及县区设立分支机构,在乡镇和旅游区设立服务网点。支持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当地金融分支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地方发展。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定西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定西建设,鼓励发展各类投融资公司和担保公司。
八、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政策落实
(三十八)加强协调指导,落实政策措施。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要加大协调指导力度,加快定西向兰白经济一体化融入。省直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同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积极汇报定西困难和问题,争取国家加大定西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定西作为六盘山区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在项目规划布局、审批核准、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省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抓紧研究提出支持定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单位,积极主动指导定西落实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支持政策。
(三十九)加强对口帮扶,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建立省直部门、省属大型骨干企业与定西市结对帮扶机制。在继续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其他省市加大对口帮扶基础上,积极协调东南沿海发达省市和中央企业对口帮扶定西市各县区,努力提高帮扶效果。采取更加优厚的政策,鼓励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定西扶贫开发。按照全面铺开、四级联动、有机结合、就地就近、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形成制度的原则,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努力推动定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四十)积极主动抓好政策落实。定西市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部门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沟通衔接,创造性开展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在干事创业、招商引资、投资建设等方面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确保办一件事成一件事。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推进定西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定政发[2012]12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省驻定各单位: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努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