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意见
2025-01-18 16:21
364人看过
商贸
物流
电子商务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意见(德政发〔2015〕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业发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意见
(德政发〔2015〕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4〕3号),加快我市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抓国家、省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中心城区为主要载体,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商贸流通效率,优化业态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区域,引导商贸流通集群化、专业化、现代化、高端化发展,培育名商圈、大市场、强物流、厚文化,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
(二)发展定位。立足区域节点、交通枢纽、文化名城、新能源基地、园林城市等优势,借势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和省“一圈一带”等战略,发展品牌商业、特色商业、文化商业、科技商业、绿色商业,与周边城市资源、资本、市场对接共融,建设京津冀鲁区域性商贸物流、滨水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展、休闲养生中心,创建“休闲购物、文化旅游、科技会展、商贸物流”名城。
(三)结构布局。建设“以旅游购物、美食娱乐、休闲养生为主题的商贸消费体系,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支撑的市场交易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标准为基础、品牌为引领、可追溯为保障的京津冀农产品供应体系”三大商贸体系。打造“新湖城市游憩商贸区、外滩景观商业休闲带、减河景观商业休闲带、运河文化旅游商贸带、科技城城市生态商务区、南部生态观光旅游区、马颊岛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七大品牌商圈。构建“立足德州辐射鲁西北冀东南的煤炭、建材、五金、机电、汽贸、家居等现货专业市场,立足华东、华北影响全国的棉花等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立足京津冀、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高端农产品线上线下综合市场”三大市场集群。形成品牌商圈、市场集群、特色街区、旅游景点合理布局,休闲娱乐、餐饮美食、养生医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融合发展的大商贸流通格局。
(四)发展目标
--商贸流通规模显著提高。到2017年,争取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中心城区消费品零售额420亿元,年均增长15%;物流总额4360亿元,年均增长15%。
--商贸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到2017年,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体系,实现商品市场规模化、商贸物流功能化、品质商业高端化和商业服务多元化,保障质量、引导生产、惠及民生。中心城区商贸业连锁化率达到20%以上,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以上。规模以上流通服务企业、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信息化率达到60%以上,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商贸流通主体加速聚集。到2017年,中心城区引进5家以上知名企业地区总部,培植6家以上全省“十百千”工程骨干企业,培育5家以上3A级物流企业,3家以上物流园区,3个以上区域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产业贡献显著增加。到2017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5 %,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商贸流通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20%左右,提升4个百分点。商贸流通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15%以上。
二、打造重点商圈
(一)优化商业布局。按照市级(中心城区)、县市区级、镇街级三级商业中心建设布局,统筹中心城区与县市区商贸发展体系。中心城区重点构建“一城三心七圈廿街”发展格局,即建设新湖、新城、生态科技城3个市级商业中心,运河文化旅游商贸区等七大名牌商圈,万达、唐人、太阳城、东北城、天衢等10个商业次中心,董子街、新街口、七星街等20个特色商业街区,阳光花园等33个社区商业中心,形成鲁西北、冀东南高端消费、时尚休闲、文化旅游聚集区。到2017年,社消零售额达到400亿级城市商圈规模。
(二)打造精品商圈。新湖城市游憩商贸区:以解放中大道和德百两大商业区为基础,以高端商业引领、大型商业综合体带动、高端商务支撑,引入国际高端品牌,集聚多种商贸资源,打造地标性市级主商圈,充分留住本地购买力。外滩景观商业休闲带:以展现现代文明和休闲风情为主题,打造岔河两岸休闲商务设施,加快万达广场、星凯国际、唐人中心等商贸综合体建设进度,形成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区域性商圈。减河景观商业休闲带:以澳德乐时代广场、太阳谷、董子文化街、减河湿地风景区和康博、外海等酒店为基础,加快建设奥特莱斯、东方皮都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综合性设施,引入SHOPPINGMALL、生活方式体验中心、休闲购物小镇等新兴商业业态,打造市级副商圈。运河文化旅游商贸带:突出齐鲁燕赵文化融合,展示德州历史文化底蕴,再现运河商埠繁荣,以运河文化为主线,着力开发燕赵文化、隋唐文化、忠孝文化、世家文化、商埠文化,建设文化景观集群、动漫影视基地、生态疗养园区。建设集会展、美食、商贸、娱乐、休闲、购物、观光等于一体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市级副商圈。科技城城市生态商务区:以生态办公、绿色社区、低碳交通、健康疗养等功能,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形成以高端商务和智力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体,住宿、餐饮、房地产、健康服务、商业、娱乐和创意等为支撑,商务花园为特征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和生态乐活城。鼓励发展以再生资源科技、新能源服务、新材料研发服务、创业孵化、影视动漫、服务外包、生态农业服务、汽车服务等生态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新兴服务业,打造市级副商圈。马颊岛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突出文化、生态、休闲、养生元素,利用好农业生态、湿地、温泉、休闲体育等资源,积极引进大型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借势周边城市的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健康养老、生态居住需求,打造个性鲜明的文化旅游胜地、配套完善的绿色生态宜居之地和优质的养老医疗服务基地,成为京津冀鲁生活休闲的后花园。南部生态观光旅游区:以生态保育、旅游休闲、都市农业为主体功能,发展生态居住、商务会展、市场物流、现代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功能复合、环境优美、生态安全的生态观光示范区。
(三)完善设施配套。制定特色街区推进计划。以寄托历史文化为主题,建设老字号品牌商业街。升级改造新街口文化产业园、车站主题步行街、董子文化商业步行街、七星美食街、董子巷商业步行街等美食特色街区。规划建设菲律宾风情街、滨河休闲风情街、绿色节能示范街等专题商业街区。按照便民惠民利民,优化商贸资源配置的原则,推进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双进”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加快家政和社区商业“一网多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家政服务网络与医疗、交通、养老、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网站融合,与各种便民服务网络融合,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便民服务点建设,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推进便民早餐工程,培育早餐示范工程企业,合理布局早餐经营网点,到2017年,中心城区早餐经营网点社区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并延伸到各县市区,形成完善的早餐供应服务体系。
三、培育名牌市场
(一)培育专业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集群。促进商品市场集聚化、批发市场郊区化、零售市场中心化。中心城区打造“一园一带四区”的商品交易市场格局,即东北城商贸城物流园,商贸大道商业带,电子市场、煤炭市场、木材钢材市场和铁路物流商品集聚区。整合、改造城隍庙市场、东方红布匹市场、九州商城、堤岭旧货市场、陶瓷大市场。培育家居建材、五金机电、汽贸汽配、纺织品、小商品、电子产品等专业市场集群。到2017年,至少培育3家有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的专业商品交易市场,成为鲁西北冀东南重要专业商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
(二)培育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集群。加强统筹规划和整合提升,建成一批功能集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便捷的农产品零售市场、高效规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型市场,形成一批集散中心、展销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肉类、水产品、果蔬等重要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大力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公布准入产品种类和条件。支持引导黑马农贸市场、芦庄果品市场升级改造,在销售地建设综合性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到2017年,力争全市农产品批发额达到400亿元,出口达到3.25亿美元。
(三)培育区域性旅游市场。深入挖掘德州文脉、地脉、人脉,弘扬深厚文化底蕴,以有形资源为载体,以特色文化为灵魂, 围绕“阳光之州、凤凰之城、大德之地、运河古都”的城市旅游定位,构建“一核、四带、三区、多点”的旅游商业格局。即新湖旅游商业核心,外滩旅游商业带、减河湿地度假养生旅游带、马颊河生态岛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带、运河古城旅游带,新湖长河旅游商业区、南部休闲旅游商业区、东部生态旅游商业区,以及黄河故道、万亩枣林、极地海洋世界、金山寺等旅游商业节点,建设京津冀和省会都市圈内重要的旅游休闲区域。
四、发展电子商务
(一)加强协调引领。顺应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流通融合新趋势,抓紧制定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实施电子商务“六进”工程(进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服务业、国际市场、社区、农村),落实“十百千万”培育计划,培植10个电子商务园区、100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1000个电子商务企业和10000个网店。到2017年,争取建成2家以上亿元规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使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平台建设。依托十大产业体系、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开展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消费者)、O2O(线上线下联动)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交易和网络营销活动,争取在农产品、化工、太阳能、功能糖、食品等领域,培育一批集交易、物流、支付等服务于一体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到2017年,重点建设运河、新湖、东北城3个综合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黄河棉花交易市场、乾元易农大宗商品、宁津家具市场、天地红辣椒市场等4个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扶持德百、好邻居、德州扒鸡、百枣纲目、贵诚商贸等骨干企业建立自主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程电子商务,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
(三)建设产业园区。设立市级电子商务园区,积极建设申报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及物流等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形成集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物流快递、融资支持、研发设计、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业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17年前,重点建设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城区、百仕达地标等3个市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夏津电子商务创业园等7个县级电子商务园区,全市形成10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五、拓展新兴业态
(一)扩大连锁经营。拓展汽车消费、旅游服务、娱乐健身、中介服务、电脑软件、教育培训、商品租赁等新兴服务业连锁经营的广度和深度。鼓励以商品、品牌、商号、配送、管理技术为纽带,发展特许经营。引导大型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鼓励扒鸡集团、好邻居、宝丽洁家政等重点连锁品牌参与社区商业、服务业建设,建设直采基地和信息系统,提升联合采购、统一分销能力。
(二)培植会展经济。利用“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城市名片资源和十大产业优势,加强中心城区大型会展设施(3万平米以上展馆)建设。积极争取国际会议组织、会议公司、著名企业来我市举办高层论坛、文化与学术交流、奖励性会议和采购会议。做大太阳能、枣文化、家具、金融资本、新能源汽车、特色旅游等名牌展会,培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展会,推动形成一批展贸联动的国家级、世界级专业展会,打造区域会展名城。到2017年,打造不少于7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会展品牌,带动策划、洽谈、交易、结算等商流中高端环节聚集德州。
(三)引进名品名店名企和大型文体旅游赛事活动。提高市场开放度,融入国际时尚元素,为国内外品牌进入我市创造条件。依托唐人中心、万达广场、奥特莱斯、东方皮都等大型商贸平台,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来德设立专卖中心、专卖场店和区域代理中心、营销中心,丰富、提升、繁荣消费市场。引进世界500强和骨干商贸物流企业,建立地区总部。引进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软件设计企业,建设文化动漫创意产业园。引进举办国际知名汽车赛事、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加大对外来消费的吸引力。突出德州文化内涵特色,深化商贸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的融合,培育“德州印象”文化展演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
六、强化物流支撑
(一)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区位、交通、路网优势,按照“一带一轴”物流园区布局,重点建设煤炭、钢铁、木材、粮食、棉花、农资、建材、石化、汽车零部件、医药、冷链等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建设一批影响全国、辐射周边的物流产业园区。到2017年,在中心城区建设1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提供仓储、金融、销售、回收物流等服务。全市形成东北商贸物流城、高铁综合物流基地、德百物流批发城、陵县恒大钢材城、济铁平原物流基地、禹城商贸物流园区、临邑东部商贸区、齐河盖世冠威国际物流园、普洛斯物流园、美安储运物流园等十大物流园区,打造济德物流集聚带。
(二)提高业态层级。引导大型制造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大型商贸企业采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建“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改造、新建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大绿色物流装备、技术、仓储等设施的推广使用力度。引进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到2017年,打造2家高端跨区域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三)推动城市共同配送集约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城市共同配送企业,建设配送中心。提高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为内部系统和社会企业的统一配送率,鼓励其与重点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和城市末端配送网点。支持德州邮政等大型末端配送企业与电子商务、社区便利店等合作,建设公共自助提货柜、末端配送中心,普及“网订自取”。到2017年,争取中心城区内大型商贸企业供货商50%以上的货物在共同配送中心集中存储和配载分拨,培育5家以上专业化城市共同配送企业。
七、培育商贸主体
(一)引进总部经济。制定引进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面向北京、天津引进总部企业。积极争取国内外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商务会展、金融总部及后援中心、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落户。积极争取国内外批发、零售业企业在我市设立职能型总部和大宗商品市场企业总部。培育本地企业集团总部,加快中商产业智慧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
(二)培优龙头企业。完善重点企业培植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整合,着力培育大型商贸集团。推进德百集团通过参股、控股、合作等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引导扒鸡集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挂牌等方式,实现资本扩张。指导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银座商城等重点企业实施集团化、连锁化经营。推进万达广场、立天唐人、星凯国际、奥特莱斯、东方国际皮都等项目建成营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产品生产、出口、流通等领域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机构对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的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商贸流通企业综合授信额度。到2017年,争取中心城区流通企业营业收入过70亿的1家,过10亿的5家,过5亿的1家。全市重点培育的农产品国际知名品牌达到10个,品牌农产品占出口农产品的比重和特色农产品地域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
(三)培强中小微企业。实施“中小微企业升级工程”,制定相关扶持措施。健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助推中小商贸企业组合发展。完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做好融资担保、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人才培训等服务。积极发展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充分发挥典当等行业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支持德州银行、邮储银行等在黑马商贸农贸市场、东北商贸物流城等中小企业聚集区,开展商圈融资试点。到2017年,力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覆盖中心城区的服务网络,发展10个以上联系点,10家以上专业服务机构,惠及1500家以上中小商贸流通企业。
(四)助推内外贸融合。促进德州扒鸡等中华老字号品牌进驻在全国节点城市建设的山东名品展示中心德州展厅。加快流通国际化进程,拓展东北商贸物流城、德百物流批发城、德州皮革城等国内商品市场的外贸功能。引导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各类境内外展会,提高产品境外市场份额。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营销、物流网络。到2017年,争取在中心城区打造2家内外贸结合市场,1家内外贸一体化大型企业,建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八、优化营商环境
(一)提升服务水平。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收费清单等“清单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限制权力审批。清单以外收费项目全部废除。实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次告知”审批制度。加大对违规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各类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行为。
(二)加强市场整治。建立商务、公安、安监、城管、食药、工商、质监等部门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构建肉类、蔬菜、酒水、中药材、水果、水产品、乳制品等重要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对农村市场和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
(三)促进行业自律。完善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评价。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评选典范诚信企业,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打造商务诚信文化环境。共享信用信息,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开展以信用记录为基础的第三方专业评价,依法发布“失信企业名单”和“诚信企业名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各类原创性技术、工艺的合法权益,培育一批品质好、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品牌、商品品牌、服务品牌。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中心城区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考核,研究解决商贸流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规划引领。编制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编制全市“十三五”商贸流通发展规划,实施全市商业网点规划,启动商贸物流、农产品市场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落实社区商业网点配置规定,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
(三)人才支撑。建立商贸人才引进培养、创业扶持、服务评价机制,为商贸流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引导德州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华宇工学院等院校,扩大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引进营销、物流、电子商务、商业服务等国内外知名团队和领军人才。到2017年,培养人才不少于10000人,引进高端和领军人才不低于60人。
(四)财政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的专项资金。发挥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支持包括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和农村流通体系、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流通信息化建设、老字号品牌保护、早餐示范工程、公共服务和新兴业态的平台和网点建设等。
(五)政策倾斜。落实中央、省有关商贸流通企业使用土地政策的有关规定,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参照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对待的政策。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且不改变土地用途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完善土地手续。支持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建设市场。按照国家和省减轻商贸流通业税收负担的相关政策,对专门经营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非专门经营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按农产品经营面积所占比例确定免征额度。对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业免征营业税。对建有标准化配送中心的连锁企业,其跨区县分支机构应交增值税可由连锁企业总部统一集中核算,就地申报缴纳。
德州市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2日
附件:
德州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陈 飞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副组长:杨玖庆 副市长
成 员:张英昌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于松岩 市公安局局长
刘长青 市政府秘书长
夏连红 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 磊 市政府副秘书长
邵清泽 市发改委主任
王爱民 市经信委主任
张书鹏 市教育局局长
张慧君 市科技局局长
李淑华 市民政局局长
何连生 市人社局局长
牛洪春 市财政局局长
曲永山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王圣华 市住建局局长
杨 毅 市规划局局长
冯如胜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周同恩 市商务局局长
郭平银 市农业局局长
杨 杰 市文广新局局长
孙九鹏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杨晓波 市安监局局长
马国忠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周庆立 市工商局局长
苗晓钢 市质监局局长
孙洪昌 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乔方红 市经济合作局局长
刘宗斌 市旅游局局长
姜 刚 市金融办主任
李连军 市贸促会会长
毕研忠 市国税局副局长
宓东生 市地税局局长
杨鲁泉 德州海关关长
常福金 德州检验检疫局局长
田邦升 德州银监分局局长
张统柱 德州邮政管理局局长
王震秀 德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齐永军 陵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樊兆杰 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周同恩兼任办公室主任。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德政发〔2010〕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小企业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