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询律网小编整理
2024-11-20 16:46
123人看过
科技
平台
共享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安政〔2008〕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我市区域创新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安政〔2008〕4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我市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研究实验基地、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科学数据等物质与信息系统和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专业人才队伍三方面组成。平台建设是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全市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为全市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增强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为指导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河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结合安阳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背景与基础
(一)平台建设的形势背景
科技基础条件,是指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大型科技设施及仪器设备、实验室、科技文献资料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等各种科技资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呈现着渗透、交叉与融合的态势,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及信息的通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上升为重要战略资源。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支撑科技创新的水平,正在成为各级政府支持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成为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科技部会同16个部门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试点工作,2003年7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体系,200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2005年7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2005年11月,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联合制定了《河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
现在科技部已将平台建设与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并列为科技部的四大主体科技计划之一,进一步突出了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指导下,我国地方平台建设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全国已有三十多个省、市政府的相关部门结合地方实际联合制定方案下发文件,启动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工作。许多地方政府也在科技计划中设立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并且还列入地方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全国范围的平台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我市平台建设具备的条件
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市已经拥有了一批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基础设施,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全市信息技术在各领域逐渐得到了应用。全市电子政务工程积极稳妥向前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业升级改造成效显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技术(CAM)应用广泛,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在企业得到逐步推广,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初步应用。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我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余万人;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1所;全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66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认定和在建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企业技术中心 23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21 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0余家。经初步调查统计,我市108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拥有原值在5万元以上的可用仪器设备594台(套),原值合计2.4亿多元。全市馆藏图书200多万册,科技文献资源46.53万册。自建和购进各类数据库30多个。这些资源和条件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切入点。
“十五”末,我市通信光缆线路总长1.6万公里,长途光缆线路总长6342公里。市出口带宽5G,传输网利用率75%,计算机拥有量约10万台,互联网网民数19万。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1128万,移动电话用户数90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2004年以来,市科技管理部门开展了科技信息网、科技成果库、科技人才库、科技项目库、科技成果信息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科技文献电子数据储存量已近2个T,为平台建设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我市平台建设的意义
我市的科技基础条件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创新活动的需求与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滞后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置不当;三是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条块分割,部门封闭,单位所有,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相应政策法规不完善;四是人才队伍不稳,专业素质下降。近年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科技人员多次呼吁建立政府引导支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提出,有利于将全市各方面的科技资源从分散、分割走向整合、共享,有利于提升科技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化解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时所面临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瓶颈,有利于鼓励我市各类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有利于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加大重点投入,有利于促进安阳市科技资源转变为创新优势,为我市实现“一强五前”奋斗目标提供优良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环境。
二、我市平台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与建设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国内外科技资源,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开放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实现我市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平台建设的原则
1、立足市情,统筹规划。
强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在对我市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安阳市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色,确定平台的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按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2、突出共享,制度先行。
我市平台建设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根据国家和省文件精神,参考学习先进地市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安阳市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公共资源公平使用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制定,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依据我市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有限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进行重点建设,成熟一个启动一个,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在省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
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潜能。重点整合、重组我市有基础、有突破带动作用的优势、特色科技资源。
5、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政府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政府要保持连续和稳定的支持,加大财政投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力度。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国家和省驻安科研机构和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界、各方面积极参与科技资源整合和建设,形成全社会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合力。
(三)平台建设的目标
2008年底以前,组建平台建设相关的领导组织和运行机构,制定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
2009年6月底前,制定并颁布《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六大专业子平台建设规划》。
到2010年底以前,初步建成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和科技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公共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全市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良好科技环境。最终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区域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政府决策、科技进步、企业发展、经济增长、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平台建设重点
(一)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组建安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利用全市科研单位、高校、大型企业、驻安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以一定量的政府引导资金支持,用开放、共享、竞争、服务的新机制,提高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集成度和利用率。
2、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网站。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整合,完成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数据信息采集,建立全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选择单台(套)价值在1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省级网对外公布,选择单台(套)价值5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市级网对外公布,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与社会需求信息的互通机制,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推动区域性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益,并且要与其它地市科学仪器设备平台建立协作关系,扩大我市科学仪器设备的信息量和共享范围。
3、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监督、评价、激励保障制度和共享运行机制。制定平台加盟建设单位管理办法和共享机制,推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申请、评审评议制度,加强源头管理,科学合理地调控增量投入,有效激活存量仪器设备资源;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对外服务补助奖励制度,根据测试单位工作量、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对测试单位进行补助和奖励,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4、建设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开放高效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物质保障系统。适时开通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层服务站,推动我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共享平台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钢铁、化工、食品、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纺织、冶金建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和优势高新技术领域,通过重组、加强与新建等方式,逐步形成一批省内外一流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实验基地。高度重视并着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择优进行重点支持,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市级研究实验基地。要强化产、学、研的结合,积极探索建立新型、高效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局部优化的科研条件与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到安阳从事科研工作,在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局部领域形成优势和竞争实力,争取进入国家和省重点研发基地行列。
(三)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库
依托基础条件较好的科研院所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果树、花卉、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
2、建立动物种质资源库
重点筛选我市现有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建设动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3、建立适应我市自然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管理机制,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自然种质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促进全市自然种质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我市的科技创新、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建设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技文献共享保障系统
按照“统筹采集,统一标准,分别建库,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分布服务”的原则,以我市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档案馆等主要科技图书文献收藏单位的科技文献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具有安阳特色的科技文献数据库,加快我市科技文献藏书书目的数字化建设,提高我市科技文献的数字化程度。采取统筹订购、团购等形式,减少重复,补充一批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文献资源,扩大文献品种的数量和覆盖面,提高我市科技文献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实现全市科技图书文献联合编目、协调采购、馆际互借等服务,形成以数字化为主的全市科技文献资源联合保障体系。适时开通安阳市数字科技图书文献馆,实现印刷版与电子版、网络版科技文献资源互补,提高我市科技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水平,为我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技文献保障。
2、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网
建设以清华同方知网数据库、万方科技数据库、维普科技数据库等为基础,功能齐全、技术设备先进、传输速度快、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型数据库导航服务系统;建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郑州镜像安阳市服务站;建立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建立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构建从目录、题录、文摘到全文信息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整合集成与快速响应服务体系,为全市科技人员和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制定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使我市科技文献检索和传递服务便捷、高效,满足科技创新活动对科技文献信息的需求。
3、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按照“统筹规划、分散自建、集中检索、数据共享”的原则,整合集成我市气象、测绘、水文水资源、地震、地质与矿产、医疗卫生、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等相关单位,长期积累的科学研究、科学测试、科学监测、科学普查、科技统计等基础数据资源信息,进行数字化建库;加强与国家、省和其它地市科学数据的链接和数据交换;开展数据产品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开发服务;实行“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享有;专有数据,有偿使用”的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适时开展对外提供科学数据服务,使科技人员和管理决策者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4、为加强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管理、监督、评价、激励和保障,需要制定《安阳市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保证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实施和长期运行。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支持科技服务体机构的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为龙头,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基地,以安阳市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为窗口,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的试点工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环境,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政府资金为辅的新型科技创业投资结构。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推广服务网
为提高我市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极大的降低科技人员的研发成本,节省研发时间,为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便利,建立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调工作网络平台。
3、科技成果交流交易服务体系建设
以安阳市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集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等相关信息资源,构建基本覆盖全市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加速信息的交流和技术的转移。
4、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度,扩大整体规模,增加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建设专业孵化器、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等多种类型的孵化器,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政策、管理、金融、人力资源、场地以及专业化支撑条件等孵化服务。
5、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鼓励和引导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中介流通组织、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对广大农村开展成果推广、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辐射中心,使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到广大农村,为加速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建设科技合作与交流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我市科技创新活动和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国家平台、联合国中小企业技术平台和我省平台上的科技资源,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内发达省市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合作关系,加盟亚太中小企业创业网和联合国中小企业技术网,链接联合国亚太技术转移中心网络。筛选发布各类技术供求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交流、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和科技会展,支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建设科研中试基地;支持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构建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以公共服务示范和市场机制相结合高效开展工作,以收集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型企业供需信息,并开展切实有效的技术供需对接服务为宗旨,加强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引智工作,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实现科技资源的互补共享。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借鉴和推广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标准规范。积极吸引市内外优势力量参与资源整合与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水平。
四、保障与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协调
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涉及各有关方面利益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和长期的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力量、统筹协调、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1、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和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国资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领导为成员的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点平台建设总体规划,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建设重大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县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合和共享工作。
2、市平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科技局局长担任,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平台建设的日常协调管理工作。
3、成立平台管理中心,作为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平台建设研究、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
1、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公共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在建设投资和科技经费安排中,要加强平台建设的投资导向。财政资金要按一定的比例逐年增加,保证平台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2、深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市财政科技投入要设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经费,结合平台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安排涉及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相关科技计划经费。市发改委会要将我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
3、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调控作用,制定相应政策,调动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和相关资源参与平台建设。
(三)建立科学管理和有效运行机制
1、成立用户代表委员会和技术咨询专家顾问委员会。
在市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突出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平台建设项目咨询论证和评价工作,促进平台作用的有效发挥。
2、建立健全资源管理制度。
凡我市地方财政投资形成的科技资源(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除外),原则上都应参加整合共享;今后凡申请政府资金购建科技资源的单位和部门,应与平台管理中心签订整合共享协议。要建立兼顾资源拥有和使用各方利益的协调共享机制,保障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实行会员制,成员由科技资源拥有单位、科技资源使用单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技术、经济、管理专家组成,对平台建设和运行进行协商交流、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
3、强化制度建设和绩效考评。
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我市与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平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资源的投入、管理和使用等相关行为,强化平台建设资金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制度,平台运行经费管理要与绩效考评挂钩,提高平台建设资金和运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 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
市科技部门要结合我市特色产业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需求,重点建设具有安阳优势和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并拥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强与国家和省平台建设的衔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内发达省市建立正式稳定的联系渠道和长期合作关系,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科技平台资源和国内外基础数据、科技信息、科技设施、互联网络等可共享资源,借鉴和推广成熟的运行机制和标准规范,要坚持公共、共享、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原则,加快实现安阳市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力宣传和营造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文化理念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共享度。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创造社会成员共享使用科技基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的公平机会;与科普活动相结合,促进全市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宣传,展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弘扬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
二○○八年七月十六日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