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民商法类 > 200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09月05日合肥市统计局)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
200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09月05日 合肥市统计局)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遭遇非典和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全市国民经济仍呈现出速度高、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继续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77.78亿元,按可比格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因灾减产,实现增加值40.81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33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98.64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比例为8.54∶49.88∶41.5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突破10000元,达10562元,比上年增加1288元。
各项改革取得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重组和中小企业“双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启动事业单位改革,首批22家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开展整体转企试点;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市直部门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国有产权挂牌交易进展较快,全市国有、集体产权进场交易额达11.15亿元。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进展顺利。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4.3%,居住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0.1%;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等价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1.9%、2.2%、0.7%和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等。
二、农 业
种植业产量因灾减产。全年粮食产量104.47万吨,比上年减产35.3%。其中夏粮产量12.08万吨,减产29.8%,早稻产量4.06万吨,减产24%,秋粮产量92.39万吨,减产35.9%;棉花产量1.27万吨,减产11.8%;油料产量24.07万吨,减产9.6%;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08.8万吨,增长1.9%。
养殖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7.57万吨,比上年增长11.6%;牛奶产量1.90万吨,增长30.1%;禽蛋产量8.14万吨,比上年增长2.7%;水产品产量11.30万吨,增长6.4%,其中捕捞量比上年增长12.3%。
林业生产增长较快。当年全市造林面积27175公顷,增长3.02倍;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2411公顷次,增长1.28倍;四旁植树847.8万株。
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普及。2003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7.5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农用拖拉机13.73万台,增长6.4%;农用运输车9307辆,增长19.6%;排灌动力机械26858台,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0.43万吨,下降6.3%。农村用电量3.42亿千瓦时,增长34.1%。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18.87万公顷,下降1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产值516.63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产值335.93亿元,同比增长21.9%,轻工业完成产值180.70亿元,增长19.5%;内资企业完成产值301.08亿元,增长14.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为215.55亿元,增长32.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274.87亿元,增长16.1%。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95%。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3.4%,私营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9.5%;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三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24.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能源类产品稳步增长, 发电量和焦炭同比分别增长7.8%和13.3%,供热量则增长较快,增幅达35.6%;机械类产品增幅较大,挖掘机和叉车分别增长35.4%和40.3%;日用电器类产品除彩电增长平缓外,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等产品产量均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7.2%、36.7%和87.6%。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59.36,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01.29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税58.40亿元,增长26.7%;其中实现利润27.51亿元,增长53.2%。
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0.82亿元,增长25.9%,其中装修装饰产值完成14.47亿元,增长18.1%,在省外完成产值31.18亿元,增长30.6%;全年施工项目增长较多,达到869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620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543个和763个;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98万平方米,增长30.6%;全年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为81219元/人,增长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51.2%,是“九五”以来最高增幅。其中:基建投资完成120.20亿元,增长38.2%;技改完成投资33.12亿元,增长35.4%;房地产投资完成89.70亿元,增长1.24倍;城镇集体、农村集体及私人建房等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全年达12.09亿元。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2003年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同比增长39.8%,第二产业完成49.92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完成203.68亿元,增长60.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59:19.57:79.84。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共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53项,当年完成投资58.52亿元。其中重点基本建设项目42项,当年完成投资50.68亿元;技术改造项目11个,完成投资7.84亿元。在5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合肥南区连接线项目、合肥市店忠路改建工程、宁西铁路合肥段、合肥市无线市话网、轻型厢式客货车技术改造和高新信息化产业基地等项目已竣工投产。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大房郢水库基本建成。全年新建改建县乡公路225公里,建设砂石路163公里。顺利实施城市“六桥十二路”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市政道路11条。城市公用设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有明显改观。水源联络管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朱砖井、龚响塘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天然气项目开始试运营,城市供热稳步推进。望塘污水处理厂、龙泉山垃圾填埋场一期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一期等重大环保项目基本建成。启动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改造了逍遥津等3个公园,完成南淝河沿线、包河大道等景观绿化。
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社区建设步伐加快。集中整治了长江东路等4条主干道。继续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集中整治城市交通“三乱”,完成长江路、金寨路等主干道和一批道口渠化改造,有效缓解了道路拥堵的压力。严格建筑市场招投标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3.1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8%,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6.78亿人公里,增长3.3%。全年各种运输形式完成交通货运量4640.02万吨,增长13.6%,其中,铁路640.68万吨,增长0.8%;公路3470万吨,增长13.6%;水运528.5万吨,增长35.1%;民航8415吨,下降3.3%。完成旅客运输量6034.49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铁路638.53万人,下降7.2%;公路5350万人,增长3.5%;民航45.96万人,增长15.2%。
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全年邮电部门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双双突破百万户,固定电话用户为100.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户数63.23万户,增长1.7%,农村电话户数36.82万户,增长14.3%;移动电话户数为120.33万户,增长29.9%。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大幅增加,用户数达66.43万户,比上年增长1.77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2003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全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7.43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187.26亿元,增长12.4%,餐饮业零售额为19.45亿元,增长11.3%。
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发展。到2003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为344个,全年商品成交额175.7亿元,其中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4.5亿元。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增势良好。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0.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18.19亿美元,增长21%,比去年分别提高19.4和14.5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6.2亿美元;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2户,增长39.7%;协议外资2.54亿美元,增长13%;实际到位外资2.6亿美元,增长43%。
受“非典”冲击,旅游业增长减缓。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1.4万美元,增长12.1%;接待入境游客4.32万人次,下降12.3%;接待国内外游客555.52万人次,增长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3.08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是1998年以来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收入中,工商税收达26.69亿元,增长16.2%;罚没及行政性收费增长67.4%。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步较快增长。截止2003年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99.55亿元,增长24.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85.60亿元,增长22.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39.38亿元,增长23.7%。其中短期贷款为455.38亿元,增长17.3%;中长期贷款增长27.2%;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为75.94亿元,比上年增加31.46亿元。实现证券交易额为802.39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1.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8亿元,增长2.4%,寿险保费收入17.94亿元,增长61.5%。全年赔款和给付3.64亿元,增长41.8%,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21亿元,增长29.5%,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42亿元,增长66.4%。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收入262.9亿元,增长30.8%;积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快速发展,2003年民营园一期工程入园企业建成并投产92%;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暨WTA科技大市场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专利试点城市工作,落实了439项专利申请资助,在2003年中国第八届专利奖获奖的15个金奖中我市荣获2项。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200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9所,当年招生5.04万人,较上年增加0.49万人,在校生14.93万人,增加3.01万人。中科院合肥分院及高等院校当年共招收博士生、研究生5930人,比上年增加2316人;在校博士生、研究生13880人,增加5430人。各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1所,在校学生4.12万人。职业中学52所,在校学生5.15万人,增加1.19万人。普通中学264所,在校生32.66万人,增加1.36万人。小学1340所,在校学生40.41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7.84%,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7430人,成人中小学校在校生1443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毕业生20.95万人,在校学员21.13万人。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文化强市”工程稳步推进。全年举办了“国风乐韵-2003年新年音乐会”、“合肥市第九届新春文化庙会”、“安徽?合肥首届杂技马戏节”和《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专业文艺创作成绩显著,作品《甜饼》获第十届国际摄影金奖;市图书馆、李鸿章享堂等文化设施正式对外开放。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1万户,新建71个行政村甲级广播室,全市广播覆盖率达100%。
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举办市首届农民运动会和首届市直机关运动会,推动了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组团参加全国第五届城运会,获得4金10银3铜;承办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金牌、奖牌、总分均获全省第一;全市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6.7%。全年发行中国电脑体育彩票和中国足球彩票9500万元,增长36.9%。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治和监测能力明显增强,大灾之年传染病发病率为1.8‰,较上年有所下降。儿童计划免疫率市区和农村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截止200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6个。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2618张。全市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其中职业医师7178人,注册护士5638人。
十、人民生活、就业与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46364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18551人,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56.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18万人,农业人口296.48万人,市区年末人口为155.87万人,非农业人口124.99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900元,比上年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5元,增长9%;人均消费性支出6234元,增长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增长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0元,增长2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7%。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16.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7平方米,比上年分别扩大4.6%和3.6%。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就业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4.8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5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征缴率均达到90%以上;医保基金征缴率达96.6%。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84.4%;城镇居民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351张,收养5447人;全市共有10.2万人参加最低生活保障;2003年,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282.42万元,增长21.2%,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48万元。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2003年末,全市已建成2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98.96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6.5%; 建成烟尘控制区17个,面积为143.8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97%;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质达标率达100%。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取得阶段性进展,三县新创132.9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提前达到创模标准,为5.42%;全市已有11个“绿色社区”、64所“绿色学校”通过验收。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表一:
2003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一、农产品产量
粮食 万吨 104.47 -35.3
油料 万吨 24.07 -9.6
其中:油菜籽 万吨 19.27 -8.1
棉花 万吨 1.27 -11.8
蔬菜 万吨 108.80 1.9
肉类 万吨 27.57 11.6
牛奶 万吨 1.9 30.1
禽蛋 万吨 8.14 2.7
水产品 万吨 11.30 6.4
二、工业产品产量
纱 万吨 3.02 -10.6
卷烟 万箱 30.01 平
家用洗衣机 万台 188.24 27.2
家用电冰箱 万台 215.82 36.7
彩色电视机 万部 126.70 0.1
发电量 亿千瓦时 59.60 7.8
生铁 万吨 70.86 -20.9
钢 万吨 80.0 -16.2
成品钢材 万吨 83.28 -13.0
水泥 万吨 98.23 34.3
农用化肥 万吨 22.49 1.3
汽车 万辆 15.62 2.5
轮胎外胎 万条 872.96 17.0
挖掘机 台 4795 35.4
叉车 台 12673 40.3
附表二:
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百分点)
产品销售率 % 99.0 -0.2
成本费用利润率 % 5.91 -1.68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次 1.54 慢0.1次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9.89 14.5
(按增加值计算)
总资产贡献率 % 11.76 -0.6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10.14 -3.7
资产负债率 % 60.59 0.96
附表三:
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指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 101.2
其中:食品 104.3
粮食 104.6
肉禽及其制品 106.3
菜类 123.1
衣着 98.1
家庭设备及用品 97.8
医疗保健用品 100.1
交通和通讯工具 98.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9.3
居住 101.2

评论

故作傲姿态″

晋商的发源地主要是在晋中,不能山西的名人什么的都归为太原。

2小时

半面泪妆眷卿

有煤有资源还不如人家南昌[捂脸]

5小时

我们之间、不解释

太原加油!

1天前

╰昨日今日、却不是往日

不少外省人以为现在河南没好学校,所以文化肯定不行了,其实看看茅盾文学奖,河南籍获奖人数目前是最多的,有9人之多。所以底蕴这个东西还是不要小看,如果河南被扶持高校发展,没有耕地红线,那么别的省份就没法玩了。看看郑州,没发展多少年,只不过是最近十年才得到国家政策倾斜,但已经展现很强的发展势头,这种潜力以及实力是合肥无法相比的,不信10年后看看,郑州会把合肥甩得更远。

1天前

浅唱,你的歌

郑州不足为惧,合肥的目标根本不是郑州这样级别的。还是和南京杭州看齐吧。

半年前

相关法律条文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25日浙江省统计局)2013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浙江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
太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太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2009年3月27日)2008年是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经济
太原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太原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3月22日)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市十届人大六次会议批
江西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5月19日江西省统计局)1999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包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包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4月13日包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包头调查队)2011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权重2+QQ:3425826150):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转载网络上的公开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将他删除。
现在整个网络流量生态,网站访问占比极低,本站访问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没关闭只是基于情怀。
有一些不良律师或不要脸的企业,在不告知我们的情况下,非法采证,恶意起诉,我们将奉陪到底。再一次声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权申诉均会在不超过两个工作日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