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025-01-17 16:59
279人看过
价格
收费
完善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16年12月3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中
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6年12月3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 8号)、《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发〔2016〕20 号)精神,进一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密结合淄博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市场决定、放管结合、改革创新、稳慎推进原则,着重完善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政府定价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积极服务宏观调控,提高价格公共服务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价格环境。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各项价格改革任务取得重要成果,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促进转型升级、节能环保和保障民生底线的价格政策机制基本建立,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 020年,最大限度发挥市场作用的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完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价格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多维权面、优质高效的价格服务机制基本形成。
二、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三)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科学核定城市燃气输配气价格,探索建立天然气销售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完善居民用天然气阶梯式价格政策,放开非居民生活用气中间价格。
(四)推进水价改革。完善反映水资源紧缺程度、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价体系。探索建立区域综合水价制度,科学核定多水源综合水价;理顺各种供水比价关系,鼓励充分利用外调水和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推行终端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促进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发展。建立城市供水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完善城市制水及管网输配水价格形成机制,简化城市公共供水分类,规范用水价格管理。充分考虑二次供水建设管理等因素,准确核算供水成本,逐步建立水价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户一表”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合理确定供水配套费标准,满足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五)推进电、热价格改革。全面落实阶梯电价政策,2017 年年底前,完成95%以上存量居民生活用电合表用户改造,扩大阶梯电价执行范围。落实“两部制”电价政策,完善用户基本电价执行方式。建立完善煤热、气热价格联动机制,理顺煤炭、天然气、热力价格关系。统筹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用热需求及环保成本,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供热价格。进一步推行供热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新建住宅必须全部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既有住宅要逐步实施供热分户计量改造,并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六)推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完善交通运输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扩大经营者自主定价范围,推动各种交通方式优势互补,合理配置。放开公路运输市场价格,改革客运运价管理,规范货运价格管理,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公路运价的机制。落实城市公交低票价政策,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完善出租汽车运价形成机制,逐步放开市场和价格。
(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政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分类管理,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其中医保基金支付的服务项目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对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适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医疗专家之间的服务实行差别化价格政策,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完善药品采购机制,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付费模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八)推进教育收费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收费形成机制。民办教育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维护学校和学生的正当权益,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促进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九)推进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改革。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的机制,明晰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满足多元化需求。养老服务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三无”老人实行免费政策,实行促进医养结合的价格政策。分类推进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改革,凡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予以放开;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并从严核定价格,规范调价频率和幅度,切实体现公益性。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完善保障性住房价格政策。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促进物业服务业健康发展。
三、推进价格简政放权
(十)减少政府定价项目。放开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政府定价项目,具体包括31项商品和服务价格:1.养老机构服务价格;2.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3.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非治疗性特需医疗服务、中医服务、康复医疗服务以及个性化医疗服务价格;4.医疗机构自制药剂价格;5.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费(不含农机);6.自愿委托的产品质量检验收费;7.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赔偿费;8.集贸市场收费;9.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费;10.消防安全评价费;11.电气设施消防安全检测费;12.建筑自动消防系统检测服务费;13.卫生检测费;14.委托性卫生技术服务费(含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15.建筑工程类检验检测服务费;16.规划技术服务费;17.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费;18.危险废弃物处置费(不含医疗废弃物、放射性废物);19.气象预报服务费;20.气象情报服务费;21.气象资料服务费;22.大气环境评价费;23.保安服务收费;2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服务费;25.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服务费;2 6.旧机动车交易服务收费;27.价格评估服务费;28.水文专业有偿服务费;29.艺术(业余)考级收费;30.征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31.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收费等服务价格。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省价格主管部门及国家、省有关部门放开的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我市一律放开。
(十一)下放价格管理权限。推进价格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区县政府(含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下同)价格管理权限。下放13项商品及服务价格管理权限:1.市属以外的公办学前教育收费;2.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3.限价商品住房价格;4.区县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5.再生水价格;6.生猪屠宰费;7.城市机动车停车收费;8.除4A级以上游览参观景点外的其他游览参观景点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9.殡葬及延伸服务收费;1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11.市属以外的政府投资的文化体育设施使用收费;12.区县(中心城区除外)公交车票价格;13.农村供水、供热价格等。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省价格主管部门及国家、省有关部门下放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和简政放权要求明确管理权限。
(十二)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管理。政府定价项目一律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管理,确保目录之外无定价权,政府定价纳入权力和责任清单。市级管理的价格,凡具备竞争条件的全部放开,凡属于区域性或属地管理更方便有效的,授权区县政府管理。全面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涉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目录清单实行定期清理、动态调整。落实好省取消的服务收费项目,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费,国土部门地籍档案资料信息咨询服务费,地震部门地震安全评价费,气象部门防雷设计图纸审核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费、防雷产品测试费、土壤电阻率测试费,中小学午休费,房屋档案查询证明费。
(十三)规范政府定价程序。改革定价方式,对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的项目,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定价机制、成本监审规则,使政府定价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规范定价程序,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提出定调价方案建议、参与价格听证。完善政府定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成本监审、价格听证、集体审议、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保证工作程序明晰、规范、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约束政府定价行为。推行价格政策跟踪评估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时改进完善政策,增强政府定价科学性。
(十四)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坚持将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不断完善成本监审机制。对按规定实行成本监审的,逐步建立成本公开制度。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政府定价机构的规定公开成本,政府定价机构在制定和调整价格前应当公开成本监审结论。
四、落实价格约束激励机制
(十五)落实差别化资源价格政策。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结构调整需要,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落实差别价格、惩罚性价格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等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过剩产能退出。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对电解铝、水泥等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实行阶梯式电价政策;对钢铁、铁合金、黄磷、电石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化、惩罚性电价政策;对火力发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有色金属等高耗水行业实施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政策。全面取消中小化肥电价优惠。完善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推行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价政策,强化社会节能意识。
(十六)落实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新能源补贴价格政策。按照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原则,贯彻落实涉及水土保持、矿山、森林植被、垃圾处理等资源环境收费基金或有偿使用收费政策,提高收缴率。采取综合措施分步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促进水资源保护和节约使用。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补贴政策,积极扶持风力、光伏、生物质能、垃圾焚烧等发电项目有序发展。
(十七)落实完善环保价格政策。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按照国家和省要求,执行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落实差别化排污收费制度和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及超低排放环保电价政策。
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合理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使之不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探索建立政府向污水处理企业拨付的处理费用与处理效果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实行鼓励性价格政策。完善医疗危险废物处理价格政策;改进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办法,探索建立村镇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落实垃圾处理用地、价格、税收等优惠政策,推进建立垃圾焚烧发电价格补贴与政府补贴挂钩机制,促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积极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制度改革,完善交易价格体系,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
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
(十八)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规范经营者自主定价领域的价格行为规则,重点对涉及面广、与民生紧密相关,或者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依法建立议价规则、价格行为规范和指南,完善明码标价、收费公示等制度,合理引导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十九)强化价格监督检查。按照“机构权威、法律完备、机制完善、执行有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价格监管工作体系,有效预防、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低价倾销等价格违法行为。构建常态化、网格化价格监管体系,下移价格监管重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政府已放开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督检查,确保经营者依法享有并规范行使自主定价权。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强化行政性、事业性、经营性收费监督检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多、企业负担重的突出问题。加强提醒、告诫,建立市场价格违法案件通报机制,公开曝光典型案件,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二十)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设。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价格监管规则,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违规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加快建立竞争政策与产业、投资等政策的协调机制,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二十一)推进价格反垄断执法。密切关注竞争动态,配合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涉嫌垄断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及时查处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行为,重点加强商业银行、保险、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汽车销售与维修等行业和领域的反价格垄断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十二)完善价格社会监督体系建设。构建“政府规范引导、企业诚信自律、社会共同监管”的价格监管体系。加强价格诚信建设,建设经营者价格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快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衔接融合,设立价格失信者“黑名单”,对构成价格违法行为的失信行为予以联合惩戒。健全街道、社区、镇、村(居)民价格监督员队伍,完善价格社会监督网络。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积极参与价格社会监督,完善舆论监督和引导机制。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鼓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价格监督。
六、推进价格调控体系建设
(二十三)加强市场价格综合调控。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价格、信贷、储备等政策措施,合理运用法律、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及时依法调控、联动调控和精准调控,努力把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强储备调节,促进市场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健全市场价格调控预案,建立分级响应的应急机制,防范和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
(二十四)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改进政府调控方式,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执行预案,确保粮食价格保持合理水平。推动政府调控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逐步落实粮食、蔬菜、生猪、奶业等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制度,运用财政资金给予适当保费补贴,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保证合理收益,促进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二十五)推进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实时价格监测系统和定期成本调查数据系统,完善品种体系、指标体系、网点布局。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价格数据的搜集、整理、传输、分析和运用,增强价格监测预警反应灵敏度,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二十六)加快淄博优势产业价格指数建设。制定价格指数编制工作规划和技术规范,推动专业市场和知名品牌的培育和成长,打造淄博优势产业价格话语权。对国内外影响大、市场份额较高的化工、陶瓷等重要商品和市场,分类编制价格指数,完善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整合发布载体,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引导,力争到2018年,初步建立起以化工、陶瓷为代表的淄博特色优势产业价格指数体系,提升重要商品和市场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七、构建惠民价格政策服务保障机制
(二十七)兜住民生价格底线。进一步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科学编制和发布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加强资金保障,当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超过规定的临界点时,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推行涉及民生的价格政策特别是重大价格改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完善配套措施,努力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二十八)完善价格改革保障机制。按照“保基本”的要求,在推进居民阶梯式价格改革中,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对群众基本需求用量部分的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并对低收入群众实行一定用量的优惠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价格管理,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众承受能力,合理制定价格和租金标准。全面清理择校费、赞助费等与入学、入园挂钩的不合理收费。对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电、气、暖实行价格优惠政策。对公交、殡葬等基本公共服务实行低价或免费政策。继续推进“平价商店”建设,稳定市场物价,推动民生改善,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十九)构建群众价格维权机制。进一步构建上下联动、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群众价格维权机制,建立完善价格举报受理督办、应急反应协调、举报线索查处、多方联动处置等制度。完善全市统一联动、四级联网、公开透明的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有机融合,畅通群众维权渠道,提高价格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水平和效率。加强价格举报数据分析,增强价格监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提高价格举报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合法价格权益的违法行为。
(三十)健全价格公共服务机制。加大价格政务公开力度,完善政策发布、价格公示等制度,拓宽渠道,加强互动,切实保障群众价格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价格信息服务,加快建设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数据库,探索建立“互联网+”价格服务模式,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价格信息服务。完善价格认定服务机制,健全和落实涉案、涉纪、涉税财物等价格认定制度,加强涉及重大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补偿、重大突发事件等领域的价格认定工作,做好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处理、价格鉴证援助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强化保障落实
(三十一)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统筹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价格机制改革工作,提高思想认识,细化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打好价格改革攻坚战。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分类有序推进,务求取得实效。强化改革创新精神,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努力取得价格改革新突破。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套衔接,保障价格改革稳步顺利推进。坚定信念,主动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工作问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三十二)推进依法治价,强化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价格改革、调控和监管工作实际,结合国家、省修订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研究完善我市相关配套政策,强化法治思维,全面推进依法治价。进一步加强物价队伍建设,稳定工作机构,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加快专门人才培养,夯实价格工作基础。大力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为价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十三)加强改革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坚持改革宣传引导与价格改革措施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并提前介入、主动宣传、及时引导,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深入解读价格政策,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应对突发舆情,积极凝聚改革共识,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