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发布《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申请指南的公告
询律网小编整理
2024-11-21 11:23
231人看过
水利
流域
课题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发布《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申请指南的公告受水利部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负责《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的申请与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发布《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申请指南的公告
受水利部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负责《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的申请与受理工作,欢迎和邀请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参加课题的申请。
特此公告。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附件1:
《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申请指南
一、申请单位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或行业协会并具备下述条件者均可申请;
2、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开展过该领域相关研究工作,并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3、具有较强的研究队伍。课题研究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水利及相关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4、申请可由一家单位申请,也可以由多家单位联合申请,但联合申请单位不超过3家且只能有一家牵头申请单位,牵头申请单位的工作量不少于60%。
二、申请材料
申请单位须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课题申请书和工作大纲;
2、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3、申请单位出具的有关担保书;
4、相关研究成果等材料。
申请单位可在水利部、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网站(中国水势网)下载并填写课题申请书(见附件3)和研究工作大纲(见附件4)。申请单位须提交课题申请书和研究工作大纲书面材料各10份,并提交相应的电子文档;申报题目须与公布的题目相一致;所有书面申请材料和电子文档于2011年3月23日前提交到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三、申请受理
1、对符合申请条件、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申请予以受理。
2、对申请单位提交的课题申请书及研究工作大纲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承担单位。在水利部及中国水势网站公示后,下达课题研究承担通知书,签订合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申请单位的申请材料不予退回。
四、研究经费
根据课题研究工作量及难易程度等,给予适当的研究经费。
五、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计划发展处
联系人:张曼、邵天一
联系电话:(010)63204293、63204275
传真:(010)63204295
电子信箱:zm@waterinfo.com.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邮政编码:100038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附件2:
《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研究内容与补助经费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1-1
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研究
--以太湖流域为例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所指流域为太湖流域,区域为太湖流域内重点区域(包括重要经济区、粮食主产区和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主要城市等)。深入分析太湖流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太湖流域与重点区域的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以及促进太湖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研究任务
1、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现状分析。分析太湖流域和流域内重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水利发展现状,并从流域整体和流域内重点区域两个层面分析太湖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区域发展战略对水利发展的要求。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要求。这些战略主要包括: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长三角战略,以及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发展战略等。
3、流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要求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两个方面,从定量和定性、分类和分层等不同角度分析太湖流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找出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不协调的方面。
4、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根据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提出2020年太湖流域及其重点区域水利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任务。
5、政策措施。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促进太湖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要把握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要求,紧扣课题研究任务开展研究;既要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行分析,也要对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颁布的一些重要规划和意见等进行分析;既要对重点经济区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也要对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规划进行分析;既要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发展的整体状况,也要分析流域内重点区域、重要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发展现状;对流域内重点区域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调研,从定量和定性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制约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四、补助经费
4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1-2
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研究
--以长江流域为例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所指流域为长江流域,区域为长江流域内重点区域(包括长三角、江苏沿海地区、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深入分析长江流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长江流域与重点区域的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以及促进长江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研究任务
1、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现状分析。分析长江流域流域内重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水利发展现状,并从流域整体和流域内重点区域两个层面分析长江流域与区域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区域发展战略对水利发展的要求。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要求。这些战略主要包括: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长三角、江苏沿海地区、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以及商品粮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等。
3、流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要求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两个方面,从定量和定性、分类和分层等不同角度分析长江流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找出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不协调的方面。
4、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根据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提出长江流域及其重点区域水利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任务。
5、政策措施。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促进长江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政策措施。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要把握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要求,紧扣课题研究任务开展研究;既要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行分析,也要对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颁布的一些重要规划和意见等进行分析;既要对重点经济区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也要对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规划进行分析;既要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发展的整体状况,也要分析流域内重点区域、重要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发展现状;对流域内重点区域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调研,从定量和定性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制约流域和区域水利发展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四、补助经费
4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2
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研究
-- 以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为例
一、研究目标
1、合理划分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事权,探索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积极有效的协商机制,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在淮河、珠江、太湖、长江、松辽、黄河、海河等七大流域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方案和协商机制方案,进一步明晰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健全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协商机制。
二、研究任务
(一)黄河、海河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研究
1、黄河、海河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的现状分析。深入分析黄河、海河流域管理机构与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事权划分现状和目前主要的协商形式,总结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黄河、海河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事权划分可行方案设计。梳理现行法律法规对黄河、海河流域管理机构规定的职责,分析流域机构职责与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不衔接、不统一、有矛盾的方面,确定事权划分方法,提出事权划分的可行方案。
3、黄河、海河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协商机制可行方案设计。分析黄河、海河流域协商机制的法律规定,明确协商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基本制度、争端解决措施等,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各自职责,提出协商机制可行方案。
4、提出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二)七大流域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总结研究
1、总结七大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松辽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建设现状。归纳总结七大流域流域管理机构与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事权划分现状和目前主要的协商形式,分析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对已建立的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方案和协商机制方案做进一步完善。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等新要求,对已建立的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方案和协商机制方案进行完善,进一步明晰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健全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协商机制。
3、起草《关于建立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的意见(草案)》。该草案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建立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的意义、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等内容;附件部分由淮河、珠江、太湖、长江、松辽、黄河、海河等七大流域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方案和协商机制方案构成。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
(1)“黄河、海河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研究”应在充分吸收前期研究成果(淮河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松辽流域)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报告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足、论证要充分,研究成果既要具有理论性,也要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较好地满足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两大流域管理工作要求;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中的双方权责、结合点与结合方式要明晰,事权划分方案要密切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分别突出两个流域的特点,并对事权划分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协商机制框架应健全和完善,层次应清晰,且针对性强,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
(2)“七大流域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总结研究”应对淮河、珠江、太湖、长江、松辽、黄河、海河等流域已经建立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划分方案和协商机制方案进行全面的完善。总结研究报告要充分吸收已有的系列研究成果,既要综合七大流域的共性,又要体现各自的差异性。《关于建立健全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与协商机制的意见(草案)》要体现2011年中央一号文等新要求,对于流域管理工作要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四、补助经费
7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3
水文化建设研究
--提升水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战略研究
一、研究目标
对水工程承载的文化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阐述,对现有水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进行广泛调研,分析水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水工程和水文化的特征,提出具有较高水文化内涵与品质的现代水工程建设理念与框架。
二、研究任务
1、理论分析。从时代、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对水工程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界定;分析论述水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调查研究。一是水工程调研,全面调查和梳理各类水工程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状况和特征,并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探讨文化内涵与品位对水工程的作用与价值。二是水文化需求调研,掌握现阶段不同地区对水工程文化内涵和品位的需求。
3、战略研究。一是如何拓展水工程文化内涵和提高文化品位:适应社会对文化的需要,深入挖掘水工程相适应的文化元素,丰富水工程的文化内涵,建设水工程文化配套设施,提高文化品位;二是如何在现代水工程规划、设计、布局中注入水文化内涵:提高水工程中的文化含量,实现水工程与环境景观、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等的有机结合;三是如何在现代水工程管理与运用中注入水文化内涵:通过水工程的管理和运用使水工程成为怡情乐景、陶冶情操的场所;四是如何对提升水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提供支撑:通过在全社会普及水文化知识、弘扬水文化精神、营造水文化氛围,提升水工程文化内涵与品位。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对水工程中的水文化内涵界定要准确;对水工程与水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要深入、透彻,有理有据;对各类水工程的调研要全面,分析要深入、系统,分类要科学;选取不少于5个典型工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内容应有调研基础;提出的基于水文化的现代水工程建设理念应与现代水利和现代水文化相结合,既能体现历史传承,又能体现时代特征;提出的基于水文化的现代水工程建设理念与框架应符合实际情况并具可操作性,能够满足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除研究报告外,对水工程的调研应形成调研报告,作为研究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4
洪水影响评价法规体系建立
--洪水影响评价法规支撑制度体系建设
一、研究目标
总结我国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和其他行业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配套支撑体系的做法,起草《洪水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专家库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涉及防洪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分级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涉及项目施工渡汛方案审批监督管理办法》草案及其说明,并提出保障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规范化运行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任务
1.分析研究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现状,总结成效,找出问题,分析成因;
2.分析研究国外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和其他行业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配套支撑体系的做法,提出可借鉴之经验;
3.在《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洪水影响评价的法规体系研究即2010年研究成果基础上,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以及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项目分级管理的划定办法,研究提出保障洪水影响评价法规有效、有序、良好运行的配套支撑制度体系建立的程序、步骤和具体的制度内容,并起草《洪水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专家库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涉及防洪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分级管理办法》、《洪水影响评价涉及项目施工渡汛方案审批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草案及其说明。
4.针对当前我国洪水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推进相关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从加快立法、明晰权责、制度落实等方面提出保障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规范化运行的对策建议。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建立洪水影响评价法规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紧紧围绕洪水影响评价法规制度所需要的配套支撑制度体系建设,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和不同层次的调研,包括对典型流域、典型省、不同行业如环保部门建立类似法规配套支撑制度体系建设的调研,同时与国家防办进行充分沟通,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主管部门的要求;配套支撑制度体系建设要全面涵盖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各项制度的研究内容要明确,同时要论述实施程序等的合理性;政策建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5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一、研究目标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完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专项规划》实施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实施的建议,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
二、研究任务
本项目计划2010年至2011年开展相关工作,2011年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专项规划》总体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阐述《专项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主要任务完成进展,总结归纳《专项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完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包括评估依据、评估原则、评估主体、评估对象、主要内容、评估程序、评估方式方法等,提出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估指标。
3、应用建立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开展《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并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4、提出建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包括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的具体措施。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通过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紧扣课题研究任务开展研究,评估方法科学合理实用;针对《专项规划》整体进行评估,对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案例包括大、中型和重要小型水库;评估数据扎实可靠,评估结论真实可信,能够较好满足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
四、补助经费
4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6
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研究
一、研究目标
分析在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回顾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历程,梳理乡镇水利机构建设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总结借鉴国内典型地区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经验,研究提出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发展布局、时序安排、关键措施及政策建议,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乡镇水利机构改革提供支持。
二、研究任务
1、新形势下开展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我国乡镇水利机构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阐述新形势下开展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2、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历程回顾和现状分析。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历程,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0个典型地区,对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缘由、目标、投入、组织、管理以及保障措施等开展深入调研,归纳不同地区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发展规律性及差异性。
3、我国乡镇水利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从机构定性、职能界定、人员编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我国乡镇水利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
4、国内典型地区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经验借鉴。选择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发展较快、发展速度一般、发展缓慢的5-6个地区,总结分析各地在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不足,明确改革驱动因素及制约因素,为全国范围内的乡镇水利机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5、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总体构想与目标任务的设计。明确将乡镇水利机构改革作为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重要环节的总体思路,提出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发展布局与时序安排。
6、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关键措施研究。针对目前乡镇水利机构改革中存在的机构定性不准、职能不清、投入不足、队伍不稳等问题,在发展理念、管理体制、投资渠道、教育培训等方面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措施。
7、提出推进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从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发展规划、颁布引导性政策、理顺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推进我国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现状评估要全面深入,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充分;典型地区的选择要有先进性、代表性;要分地区提出乡镇水利机构改革的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关键措施既要有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更要有可操作性,并满足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
3、除总报告外,选择乡镇水利机构改革成效存在差异的典型城市进行调研,要形成调研报告,并汇总调研总报告。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7
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研究
一、研究目标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文)对推进依法治水和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的要求,在全面总结我国水行政执法人员准入制度的发展进程和现实背景,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全面掌握水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现状,并借鉴其他领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在现阶段构建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建设提出方案。
二、研究任务
1、水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现状分析。回顾我国水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及发展历程,在分析、总结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现阶段我国水行政执法人员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2、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基础理论。分析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概念、理论和法律依据,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的相关决定,分析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性质和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行政执法的特殊性对执法人员法律、水利专业知识形成的特殊要求,以及执法人员专业化要求为执法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带来的特殊性要求。具体分析将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作为水行政执法人员准入制度的原因和必要性。
3、其他领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经验借鉴。对环保、国土、城管等行政执法领域专业人员队伍资格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归纳相关经验借鉴。
4、构建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在《行政处罚法》等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结合水行政执法的特殊性,提出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框架。
5、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结合我国水行政执法的实际情况和各级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具体现状,详细研究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条件、资格考试、资格认定、资格变更、资格终止等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具体设计。
6、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方案。根据当前水行政执法人员的实际情况,对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出具体的管理方案。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水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的实施必要性分析,既合法又合理,有充分的依据;借鉴不少于3个领域的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提出的经验在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构建中得到体现;提出的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框架及其内容分析研究,不仅合法、合理,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管理办法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并满足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8
《水法》实施的后评估
--水资源论证制度、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占用河道管理
制度实施情况评估
一、研究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文)要求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水法》作为水法规体系的核心,在推动完善水法规体系和依法治水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水法》的有关制度进行后评估,对于水法规体系的健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简要回顾我国《水法》制定和实施过程、准确概括《水法》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法律实施后评估的实践经验,结合《水法》的立法目的、国务院及水利部立法工作计划、重点措施和各方面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等,按照客观公正、突出重点、广泛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合理设计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对《水法》中确立的有关制度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总结制度设计、实施效果及其实施中存在的不足等,提出立法建议,为相关配套法规建设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和制度奠定基础。
二、研究任务
1、《水法》概述。回顾《水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简要分析《水法》的基本框架和确立的主要制度,作为开展《水法》实施后评估的基础。
2、立法后评估的基础理论。对立法后评估的内涵、内容、方法等进行简要分析,作为开展《水法》实施后评估的理论根据。
3、国内外立法后评估的经验借鉴。适当对国内外已经开展过的法律立法后评估进行背景介绍,为《水法》实施后评估提供借鉴。
4、《水法》实施后评估方法与标准设计。基于前几部分的研究,合理设计《水法》实施后评估的目标、方法和标准。
5、《水法》有关制度实施的具体评估。考虑到《水法》包括的条文很多,内容广泛,选取其中规定的“水资源论证制度”、“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占用河道管理制度”等三项制度的贯彻实施情况作为评估内容。
6、《水法》有关制度实施后评估的总体结论。根据《水法》实施的具体评估,从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规范性等角度,对上述三项制度进行总体评价。
7、相关建议。根据评估中总结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等方面的建议。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制定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进行立法后评估的目的、原则,并以此指导《水法》有关制度的具体评估工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相关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并满足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9
水库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一、研究目标
总结我国水库管理的成功经验,全面梳理分析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梳理现行的涉及水库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分析其实施情况,提出水库管理相关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体系,论证提出各项制度建设的意见建议及其实现途经。
二、研究任务
1、调查分析我国水库管理的成功经验,全面梳理分析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2、收集整理我国现行的涉及水库管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包括各地出台的水库管理法律制度以及与水库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并进行分析评价。
3、分析提出水库管理相关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体系。应当包括水库管理涉及的库区水域管理、消落区土地管理、库区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区管理、工程设施管理与保护、安全管理、水行政执法管理以及水库管理范围划定等方面的内容。
4、论证提出各项制度建设的意见建议及其实现途经。
5、提出加强水库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通过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紧扣课题研究任务开展研究;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全面梳理水库管理的法律制度,又要开展典型调研,分析问题、总结做法和经验;制度建设和政策建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补助经费
4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10
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研究
一、研究目标
建立、健全水利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水利质量管理,是推进水利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行业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和水利行业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要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等,这些对加强水利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水利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研究要在全面梳理现有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水利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水利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为建立健全水利行业质量管理制度,促进水利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高,推动水利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研究任务
1、分析水利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综述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分析现行水利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及其效果。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水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查找水利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重点从制度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提出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准确、全面划分水利质量管理的内容,在现有的水利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基础上,结合水利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适应水利发展新形势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3、提出水利行业主要质量管理制度修订或补充建议。包括对重要水利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监管制度等。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理论研究要求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梳理现有水利质量管理制度及水利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时必须全面、客观、准确;提出的水利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框架体系必须科学合理、体系完整、符合实际,且能够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利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11
水利行业产品认证制度建设研究
一、研究目标
研究提出水利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相结合的认证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水利产品认证采信机制;研究建立基于行业层面的产品认证信息发布制度;研究建立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探索建立节水和农村饮水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管理制度。
二、研究任务
1、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产品认证工作典型调研。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产品认证工作调研,核查认证政策文件的落实情况,系统总结阶段认证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产品认证在农业节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深入分析我国水利产品认证制度的现状,特别是认证推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思路。
2、水利产品认证采信机制研究。借鉴行业内外产品认证采信政策与模式,结合产业状况、管理体制和监管要求,重点研究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工程建设招投标采信机制和获证产品的补贴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和实施方案。
3、水利产品认证信息发布制度研究。研究制订《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产品认证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基于行业层面的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立认证信息动态管理机制。
4、水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研究。开展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产品质量监督政策研究,出台相关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研究制定水利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编制监督抽查工作方案。
5、农村饮水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管理制度的实施建议。针对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大、公益性强、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品质量现状,分析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提出我国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方案。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紧扣课题研究任务,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充分;相关制度建立要有政策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满足主管部门的业务要求;走访国家有关部委不少于2个,调研典型地区不少于2个。
四、补助经费
4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12
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为目标,在总结各地开展用水总量控制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按照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要求,提出用水总量控制的目标、手段、措施,为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体系奠定基础。
二、研究任务
1、各地用水总量控制现状分析。在普查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流域、典型省级区域,开展用水总量控制现状调研。从各流域和地方典型地区总量控制的管理措施、管理程序、管理职责、管理成效等多方面,研究提出我国用水总量控制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
3、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框架研究。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建立流域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体系为目标,以各地用水总量控制经验为基础,深入流域水资源配置、区域用水计划编制及落实、用水户取用水等环节,在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和调整、控制指标的落实等方面,提出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设想。
4、政策建议。围绕着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提出相关的推进、保障建议。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上旬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研究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准确把握《水法》确定的用水总量控制的制度内涵,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建立和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要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总体目标,紧扣课题研究任务开展研究,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充分;通过对比分析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采取的用水总量控制措施,明确当前进一步开展用水总量控制工作的思路、导向和具体方式;既要明确落实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又要结合流域和区域发展实际确定总量控制管理制度;既要借鉴已有用水管理经验和启示,又要创新性的提出改进我国用水管理的政策措施;既要兼顾取供用耗排等用水环节,又要重点突出明确关键管理环节;要对典型流域和区域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调研,从定量和定性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制约总量控制落实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出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体系框架需要清晰明确、符合当前的水法规体系要求,各项制度的研究内容要明确,同时要论述实施程序等的合理性。
四、补助经费
30万元左右。
课题编号:水政研(2011)-13
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一、研究目标
全面总结我国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实践经验;梳理现行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法律制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学习借鉴国外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相关经验;提出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政策建议;提出完善河湖水域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议。
二、研究任务
1、梳理我国现行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法律制度,包括地方发布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
2、总结分析现行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新形势新任务,内容应当包括工程管理、权属管理、开发利用管理、生态保护等。
3、选取典型国家,分析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法律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措施,提出借鉴和启示。
4、提出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政策建议。
5、提出完善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及其说明。
三、有关要求
1、进度要求:2011年4月审查工作大纲;2011年8月提交课题中间成果;2011年11月提交通过送审成果。
2、质量要求:紧扣课题研究任务开展研究;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全面梳理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法律制度,又要开展典型调研,分析问题、总结做法和经验;充分借鉴相关国家的做法,提出的政策法规建议要符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政策建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法律制度建议及其说明要符合立法的规范和要求。
四、补助经费
40万元左右。
附件3:
《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
课 题 申 请书
申请课题名称:
申请单位名称:
课题负责人: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申 请 日 期: 年 月 日
二○一一年三月
填 表 说 明
1、填写《课题申请书》前,请仔细阅读《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财政预算项目》申请指南。
2、《课题申请书》必须如实填写,所填写数据要有科学凭据,文字应明确严谨。
3、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
4、申请经费需要详细论证,并认真填写“经费预算的依据及用途的简要说明”,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5、由多家单位联合申请的,需附相关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承担单位及协作单位名称,研究人员配备,课题任务分工,资金安排等,由协议签署单位负责人签章,并盖单位公章。
一、研究队伍情况
表1、申请者(课题负责人)情况
姓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职
称
职
务
专业背景:毕业学校、系科、时间、学位
外语语种及水平
出国经历:国家、单位、目的、起止时间
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承担人曾完成的与申请本课题相关的重点项目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批准
经费
批准
时间
1
2
3
4
5
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出版、发表、提交单位和时间
1
2
3
4
5
注:1、承担重点项目情况:纵向课题须报送项目下达通知书,横向课题须报送项目协议书并银行到款单
2、 每项代表性研究成果须报送成果首页并版权页复印件。提交有关单位的研究咨询报告,须报送采纳单位的验收报告、评审意见和采纳证明。
3、不够时可加页。
表2、课题组成员情况(按研究任务和分工顺序填写)
序号
研究任务
和分工
姓 名
出生
年月
学历
职称
所在单位(国别、机构)
曾经取得的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注:1、已填写表1的课题负责人亦需填写本表,其中,“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每人最多不超过2项。
2、“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要求提供成果首页并版权页复印件,但须注明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刊物名称、刊期。
3、不够时可加页。
二、课题论证
表3、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表4、子课题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表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调研计划
表6、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
表7、课题研究已有基础、可借鉴成果、技术力量及仪器实验设备等支撑条件
三、课题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
表8、本课题计划完成时间及研究进度(大纲审查,阶段成果审查及结题验收)
表9、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及其作用
四、课题经费预算
表10、课题经费预算表
立项时间:2011年
年度预算金额: 万元
序列
支出类型
备 注
1
人工费
2
物料消耗费
3
设备费
品 目
数 量
预计金额
4
考察培训费
5
业务组织费
6
外部协作费
预计支付_ _万元
7
其他费用
课题负责人签章:
日期:
五、其他有关材料
表11:承担单位意见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4:
《2011年水利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
财政预算项目》
研 究 工 作 大 纲
课 题 名 称:
课 题 编 号:
申 请 单 位: (盖章)
课题负责人:
编 制 日 期: 年 月 日
二○一一年三月
工作大纲编制要求
一、工作大纲内容及顺序
1、课题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
简要介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情况,包括已有的主要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及对各种代表性观点的评述。
3、已有工作基础
说明已开展或完成的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工作或成果。
4、研究目标
说明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本次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拟突破的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
5、研究内容
详细说明本次研究的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等。
6、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说明完成研究工作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7、预期成果
除了需要提交的报告和专题报告外,所有外委合同需提交的成果也要一并列入预期成果。
所有课题报告要提供主要内容的目录(原则上要求到三级目录)。
8、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详细说明各阶段工作安排的时间和提交成果的时间。
9、课题研究实施组织形式
明确承担单位主管该课题的主要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特聘专家等人的情况,包括:姓名、所在单位、专业职称、学历、研究专长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多家单位联合申请课题的,详细说明牵头单位、协作单位和各自分工的主要内容(其中牵头申请单位的工作量不少于60%)。说明选择对外委托单位的原因、方式、委托工作内容及委托金额。
10、经费预算
详细列出人工费、物料消耗费、设备费、考察培训费、业务组织费及外部协作费等各项支出内容和经费。
二、文件格式要求
文件一律用白色A4纸印刷成册。
目录:标题采用小二号宋体,目录内容为小三号宋体;
大纲文字部分:一级标题用黑体小二号字,二级标题用三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加粗),内容用仿宋小三号字。
表格及图: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内容用五号宋体字
报送文本10份及电子版1份。
评论
相关法律条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