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监护权是保障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制度。但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监护权会被剥夺吗?监护权又是如何判定的呢?今天就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二、监护权怎么判定
对于未成年人,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通常情况下,亲生父母的监护权基于亲子关系自动产生。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没有能力履行监护职责时,监护权会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判定。祖父母、外祖父母往往是第二顺位的监护人,如果他们也无法承担,成年的兄、姐等近亲属可能成为监护人。这一系列判定旨在确保未成年人能在稳定、安全且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保障其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权利的实现,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一般由配偶担任监护人;若没有配偶,则父母、子女等依次顺位确定。这是因为这些成年人在行为能力上存在欠缺,需要监护人来代理他们进行民事活动,管理其财产,保护其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在社会中正常生活并获得必要的照顾和支持。
1、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2、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3、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二、什么情况会被剥夺监护权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如果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职责或无法履行职责且拒绝委托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等情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指定新的监护人。
1、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如果监护人存在虐待、遗弃被监护人的行为,这无疑严重损害了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和基本权利。例如,长期对孩子进行打骂、不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食物和住所,或者将年迈的父母置于无人照料的危险境地等恶劣行为,一旦被证实,监护权就可能被剥夺。
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应当积极履行对被监护人的照顾、教育、保护等责任。若监护人长期对被监护人不管不问,使被监护人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比如父母因自身原因长期将未成年子女独自留在家中,任由孩子自生自灭,这种严重失职行为也可能导致监护权被依法剥夺,以确保被监护人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保护,避免因监护缺失而陷入危险或无法正常生活、成长的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以上就是询律网小编整理的监护权怎么判定?什么情况会被剥夺监护权?相关法律知识。如有法律上问题,可关注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