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肇事逃逸是一种极其恶劣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随着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于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判定标准也更加明确。以下是关于肇事逃逸的新交规处罚以及判定的详细解读~
一、肇事逃逸的新交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具体如下:
1、轻微肇事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是较为轻微的肇事逃逸行为,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但存在财产损失等情况,根据新交规,将对行为人处以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的罚款。同时,驾驶证会被一次性扣 12 分。并且,驾驶人需要重新学习科目一,通过考试后才能重新拿回驾照。这种处罚不仅是对逃逸行为的惩戒,也是为了提醒驾驶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守交通法规。
2、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
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后,行为人选择逃逸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肇事逃逸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一旦涉及到人员伤亡的逃逸,必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3、额外的行政处罚
除了刑事处罚和罚款、扣分等措施外,肇事逃逸者的机动车驾驶证还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并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意味着逃逸者将永远失去合法驾驶机动车的资格,对其日后的出行和生活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二、逃逸的判定标准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以上就是询律网小编整理的肇事逃逸的新交规处罚,逃逸的判定标准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有法律上问题,可关注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