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收养孩子成为了许多家庭关注的话题,同时,父母抚养子女的责任也备受重视。那么,到底哪些未成年可以被收养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几类未成年儿童可被收养:
一、可以被收养的未成年有哪些
1、丧失父母的孤儿: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双亡,失去了原生家庭的庇护,急需新的家庭给予关爱和支持,他们在孤独中等待着新的家人,渴望家庭的温暖重新降临。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比如被遗弃的婴儿,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亲生父母狠心抛下,在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地方等待着有缘的收养家庭,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憧憬,期待着被爱包围。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像一些父母因经济极度贫困、身患重病或遭遇重大变故,实在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教育和医疗保障,这些孩子虽然有父母,但生活艰难,收养家庭的出现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生活的门。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规定,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1)丧失父母的孤儿;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二、父母可以拒绝抚养子女吗
父母不能拒绝抚养子女。
1、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这是法定的责任,不因父母婚姻状况的改变而改变。无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都享有被父母抚养的权利。抚养义务涵盖了提供生活费用、保障居住条件、给予必要的医疗和教育支持等方面,旨在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拥有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2、从道德层面来说,父母抚养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父母是他们最亲近、最依赖的人。拒绝抚养子女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创伤,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的公序良俗也倡导父母要关爱和照顾自己的孩子,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3、父母抚养子女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是法律的强制要求,更是道德和人性的体现。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茁壮成长,构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4、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以上就是询律网小编整理的可以被收养的未成年有哪些,父母可以拒绝抚养子女吗相关法律知识。如有法律上问题,可关注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