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2020年底,一直四处寻找财路的谢某偶然听说进行App实名认证可以挣钱,便心动了。得知上海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农保人脸识别快速注册的新型软件,正值推广期,谢某遂主动联系了该公司东北片区业务员,将该业务免费承揽了过来。&nb
事件回顾
2020年底,一直四处寻找财路的谢某偶然听说进行App实名认证可以挣钱,便心动了。得知上海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新农保人脸识别快速注册的新型软件,正值推广期,谢某遂主动联系了该公司东北片区业务员,将该业务免费承揽了过来。
此后,谢某开始打着新农保实名认证的旗号,到东北地区的一些农村盗取老年人身份信息。2021年4月至7月,谢某团伙借新农保认证之机采集村民姓名、身份证号码和人脸信息,将“白号”激活为具备发布功能和商业营销价值的实名认证账号,再向李某等人出售,实际交易账号1.9万个,谢某等11人非法获利31万余元。目前,该案已宣判。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法律分析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以上就是询律网小编整理的36人因借新农保认证窃取公民个人信息获刑,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相关法律知识。如有法律上问题,可关注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