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条文 > 民商法类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的决议(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批准国务院提出的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批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所作的《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 1984年5月16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在向大会提出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1983年国家决算
1983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指引下,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民经济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农业获得大丰收,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提高,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财政情况也继续得到改善。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
根据现在编成的国家决算,1983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为1248.99亿元,国家财政总支出为1292.45亿元。收入和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43.46亿元。这笔赤字准备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来弥补。
在1983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中,国内财政收入为1211.16亿元,完成预算的102.8%,比上年收入增长11.7%;国外借款收入为37.83亿元,完成预算的70.1%,比上年借款数略有减少。各项主要收入的完成情况是:
㈠各项税收775.59亿元,完成预算的106.3%。各项税收超收较多,主要是因为这一年生产发展比较快,商品流通扩大,同时,加强了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
㈡企业收入(包括国营企业上交的所得税,下同)240.52亿元,完成预算的74.3%。企业收入完成得比较差,主要是原定的降低成本指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计划;同时,农副产品的价格补贴增加比较多。
㈢中央财政集中的企业基本折旧基金27.29亿元,完成预算的124%。
㈣国库券收入41.58亿元,完成预算的104%。
㈤筹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93亿元,完成预算的155%。这项收入是向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征收的。由于征收的比例下半年由原来的10%增加到15%,同时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交纳,使这项收入超过预算较多。
在1983年国家决算中,总支出为1292.45亿元,完成预算的102.4%,比上年支出增长12.1%。各项主要支出完成的情况是:
㈠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382.81亿元,完成预算的105.8%。其中:国内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为344.98亿元;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为37.83亿元。在上述基本建设拨款中,用于能源、交通、邮电、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重点建设的投资达166亿元,占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的43.4%,比上年增加45亿元。
㈡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78.71亿元,完成预算的119.8%。
㈢增拨企业流动资金12.89亿元,完成预算的57.3%。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减少,是由于从1983年7月1日起,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改由银行贷款解决。
㈣地质勘探费23.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4%。
㈤支援农村社队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86.7亿元,完成预算的111.8%。这项支出增加,主要是因为农业事业发展,地方用机动财力多安排了一些资金;同时,为了支持受灾地区抗灾斗争,国家多拨了经费。
㈥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223.54亿元,完成预算的109.6%。
㈦国防费177.13亿元,完成预算的99.1%。
㈧行政管理费102.2亿元,完成预算的120.2%。行政管理费增加。主要是国家为了健全政法机构,加强法治管理,以及培训人员等,增加了必要的经费开支。
㈨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36.56亿元,完成预算的71.7%。这是由于1982年底用国家外汇结余提前归还了一部分国外借款,因而1983年的决算支出比预算减少。
1983年的财政赤字,比预算所列的赤字30亿元增加13.46亿元。赤字扩大的主要原因是:1983年农业获得大丰收,截至当年12月底,国家多收购粮食445亿斤,多收购棉花2202万担,相应地多支付超购加价款34.7亿元。在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国家多收购一些农产品,这是一件好事。它即可以充实国家库存,又可以更好地保证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改善市场供应。由于收购量增加,价格补贴也相应地增加,扩大了财政收支差额。此外,我们对预算支出控制得不严,财政监督抓得不力,也是收支差额扩大的一个原因。
总的说来,1983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良好的。我国的财政状况,随着生产的调整与发展,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财政工作取得的这一成绩,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一年,为完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实现国家预算,主要做了下面几项工作:
㈠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为了进一步改变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亏损严重的状况,从1983年年初开始,各地区、各部门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狠抓了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特别是在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召开了经济问题座谈会,专门研究部署扭亏增盈工作之后,企业扭亏工作进度加快,取得了显著效果。据统计:1983年全国国营工业企业的亏损户,比上年减少4229户;亏损面由上年的26.1%,减为15.8%;亏损额由上年的42.7亿元减为27.9亿元,减少了34.6%。值得提出的是,去年全国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11个部门,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扭亏计划。其中有7个地区和6个部门,扭亏都在50%以上。
㈡认真落实集中资金的措施。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决定1983年采取一些集中财力的措施。这一年,国家通过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调整税收等措施,共集中资金102.6亿元。这些资金已列作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增加了对能源交通建设的投资。1983年的实践表明,国家采取适当措施,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加强重点建设,使整个经济建设得到协调发展,这是完全必要的。
㈢实行税收制度的改革。国家在1983年对国营企业实行了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即对国营企业实现的利润按一定比例征收所得税,征税以后剩余的利润,再通过多种办法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这个办法从去年6月1日起,在国营企业中试行。到1983年底,盈利企业中的试行户数已达98%。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比以前试行的其他各种改革办法都好得多。它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严格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保证利润的增长部分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保持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㈣积极支持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1983年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支出为223.54亿元,比上年支出增加26.58亿元,增长13.5%,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的幅度。其中,教育事业费增长10.5%;科学事业费增长13.9%;卫生事业费增长13.2%;文化事业费增长17.5%。这一年,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中学发展较快,科学研究取得一批新的成果,医疗设施有所改善,文化体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㈤大力支持企业挖潜改造和革新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国家财政对企业挖潜改造、革新技术在资金上给予了较大的支持。1983年国家财政拨付的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达78.71亿元,比上年支出增加9.69亿元,增长14%。另外,经国务院批准对首批进行技术改造的机械、电子行业中的550户企业,以及32户重点酸碱生产企业和上海市的地方工业企业,从1983年起适当提高了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以上这些措施,对支持企业革新技术,促进企业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改进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㈥认真开展财务大检查。为了加强财政监督,切实纠正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防止财政收入的流失,国务院于1983年10月批转了财政部《关于开展财务大检查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年内普遍开展一次财务大检查。同时,国务院还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地区协助开展检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不仅对整顿党风和社会风气起了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增加财政收入22亿元,已入库15亿元。
在1983年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城乡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这一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6%,其中奖金和计件超额工资增长10.9%;据抽样调查,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为309.8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建成的职工住宅1.15多亿平方米,农民新建住房约7亿平方米。
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
1984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将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理顺经济关系,继续搞好改革,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84年国家预算安排的原则是:支持生产发展,活跃商品流通,加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适当集中资金,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和智力开发,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加强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确保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根据上述原则和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1984年财政总收入为1338.5亿元,财政总支出为1368.5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30亿元。
在1984年国家预算中,除去国外借款收入51亿元,国内财政收入为1287.5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6.3%,超过“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国内财政收入指标。各项主要收入安排的情况是:㈠各项税收81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㈡企业收入(包括国营企业上交的所得税,下同)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㈢中央财政集中的企业基本折旧基金收入23亿元。㈣国库券收入40亿元。㈤筹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80亿元。
1984年国家预算收入增长的速度,同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基本上是适应的。在总收入中已经扣除了某些特殊的减少收入的因素。比如:从1983年第4季度开始,给企业职工调整工资,国家和企业共同分担,1984年国家需负担20亿元;在1983年对部分企业、地区提高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之后,今年将继续扩大实行的范围。我们展望,如果今年的工农业生产能够超额完成计划,企业降低成本和扭亏增盈的指标能够实现,今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肯定会超过现在的计划。
1984年的国家预算总支出,比上年决算数增长5.9%。各项主要支出安排情况是:㈠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4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㈡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74.1亿元,比上年减少5.9%;㈢地质勘探费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㈣支持农村社队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81亿元,比上年减少6.5%;㈤城市建设维护和人民防空支出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㈥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㈦抚恤和社会救济费24亿元,与上年持平;㈧国防费178.7亿元,比上年略有增加;㈨行政管理费95.82亿元,比上年有所减少;㈩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38亿元;〔十一〕总预备费13.5亿元,其中中央预备费5亿元。
1984年国家预算中的各项支出,是根据国家财力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安排的,既保证了重点,又兼顾了一般。1984年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增加较多,主要是用于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近年来,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虽然有了加强,但从满足目前生产发展的需要来看,特别是从现在为90年代经济振兴做好准备工作的要求来看,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因此,今年继续增加了重点项目基本建设拨款。1984年预算安排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比前几年的增长速度小一点,在执行过程中,根据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中央和地方要增加这方面的支出,力争做到与财政支出同步增长。同时,我们正在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为数十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增添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增加电视教学设施。1984年预算安排的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比上年少一点,这是考虑到:今年国家计划通过银行发放的技术改造贷款将比上年有较多的增加;而且还要继续提高一部分重点企业的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国家还规定,企业用于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的资金,有一部分可以列入成本,等等。1984年预算安排的支援农村社队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比上年有所减少,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区还要用一部分机动财力增加支援农业的支出,这方面的实际支出数将会超过现在的预算数字。
当前,经济形势很好。1984年如果不发生特大的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就有可能超额完成计划,国家预算也就有可能超额完成。但是,国家财政还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仍然比较低,财力有些分散,国家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重点建设需要加强,各项事业需要发展,都要求供应更多的资金。因此,在财力的需要和可能之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我们现在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经过各方面努力,是一定能够逐步克服的。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努力发展生产,搞好经济改革,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增加更多的收入;同时,要加强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大力节约支出,反对铺张浪费,为超额完成今年的国家预算,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贡献力量。
三、为圆满完成1984年国家预算任务而奋斗
各位代表:1984年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很好。在中国共产党整党的推动下,在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继续努力下,今年的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必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取得新的成果。这对完成今年的国家预算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证。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全面完成今年的国家预算,工作是繁重的、艰巨的。我们必须以整党为动力,振奋革命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财政经济工作。
㈠大力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今年,国家财政要在支持和促进生产发展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在农业方面,要根据目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和发展商品生产的要求,改进各项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方法,促进多种经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支持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的发展。在工业方面,要大力促进能源的增产,千方百计地支持和促进“短线”产品和市场紧缺的名牌商品的增产,并支持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还要注意做好支持新兴工业部门和开拓新产品的工作。与此同时,要继续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来抓。回顾1983年,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步子不大,一些效益指标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比如,国营工业企业的可比生产成本计划降低2%,实际只降低0.2%。1984年必须继续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狠下功夫。要进一步抓好企业整顿的工作,切实配好领导班子,改善经营管理,作好基础工作,健全责任制,认真提高企业的素质,同时,对那些生产无原料、产品无销路、长期亏损、办不下去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要注意总结和推广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扭亏增盈的好经验,认真落实扭亏增盈的指标和措施,努力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要切实做到国家关于今年年底基本消灭企业经营性亏损,并努力减少政策性亏损的要求。要迅速改变商品流通中环节多、货流不畅、货不对路、质次价高、积压滞销的情况。
当前,在各个领域里,由于官僚主义和管理混乱而造成的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统计,1983年全国工业、交通、商业企业的产品残损变质和短缺等财产损失约达16亿多元。1983年6月底,全国基本建设单位未安装使用的机电设备库存总值达142亿元,超过国家规定的储备额一倍多。其中有些设备由于保管不善,已腐蚀变形,根本不能使用。这些问题,一定要通过整党,整顿企业,认真加以解决。对那些对人民财产不负责任、损失浪费不心痛的官僚主义者,必须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惩处,决不能再让他们坑害国家和人民。
㈡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搞好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当前这两方面做得都还不够。我们要继续肃清“左”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的步伐。从财政方面来说,今年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利改税的第二步。要通过这次改革,完全采取税收的形式,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基本固定下来。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将通过调整产品税的税率,使目前价格不合理的矛盾得到某些缓解,同时,利用税率的升降来调节和指导生产。在这一步改革中,将通过开征资源税,把企业因资源结构和开发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收归国家。还将通过恢复征收几种地方税,使地方财政有一些固定的收入来源。小型企业交纳所得税和承包费以后,剩余的利润留归企业支配。大中型企业则在交纳所得税和调节税之后,剩余的利润留归企业支配。实行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使国家在企业新增加的收入中得大头,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更重要的是给企业以更大的活力和压力,使企业能够放开手脚,主动改善经营管理,在企业间开展竞争,努力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吃大锅饭”的问题。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正在积极进行准备工作。计划从今年第4季度开始实行。
为了更有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要逐步改革奖金发放办法。对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和税利比上年增长的企业,奖金可以不封顶;对完不成国家计划和税利比上年减少的,奖金要减发或停发。企业发放的奖金超过一定限额时,国家要征收奖金税。
为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除了继续办好几个经济特区外,还要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又一项有力措施。为了吸引外商到这些地方来办厂,需要进一步放宽政策。在财政税收方面,将对外商办厂给予必要的优惠待遇,并支持这些城市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㈢继续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和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1983年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工作,防止重新出现建设规模失控的状况。为此,必须加强对基本建设投资的管理,一切基建项目都要按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办事,计划外的项目,非经有关机关批准,一律不准自行上马。要认真执行批准项目的文件,努力降低工程造价,防止超支,超出预算的投资,非有特殊情况,一概不予追加。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要严格进行拨款审查和监督,会同有关部门控制好基建规模。在基本建设的安排上,一定要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同时对重点项目也要严格资金管理,防止重点建设发生重大浪费。为提高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要继续对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基建拨款改贷款的办法,经过几年试点,效果较好,要继续推行。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是个好办法,要有计划地推广。工程招标办法也要广泛采用。
这几年,行政费用增长过猛,大大超过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今后一般不再增加这方面的经费开支,过几年紧日子。对企业管理费和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支出,也要加以压缩和控制。我们要继续发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尽可能节约经费开支,杜绝各种浪费现象。
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要努力讲求经济效益,防止损失浪费。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用钱单位,今后都要认真检查花钱的效果,并建立资金使用责任制,对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决不能不了了之。
㈣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在一些单位里,由于十年动乱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在若干管理制度的改革中检查监督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去,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有所滋长,损害整体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随意截留国家收入,乱支乱用,用公费搞个人旅游,建设高标准的生活设施;有的弄虚作假,谎报成本,偷漏税款;有的在对外接待中,任意提高标准,讲排场,摆阔气,穷大方,在对内交往中,拉关系、走后门,慷国家之慨,谋取小单位和个人的私利。这些不良现象,在有些单位里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内蒙古自治区物资局,从1979年至1982年,采取虚列费用开支、不报营业收入等手段,先后隐瞒利润和截留应交财政资金共达3100多万元,大部分已被挥霍挪用。类似这种情况绝不是个别的,其他地区也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分散和浪费了国家财力,也严重影响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腐蚀了一部分职工。为了制止和纠正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从1980年以来,国务院指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先后搞了3次财务大检查,每次查出违反财经纪律的金额都有三、四十亿元。为了加强财经纪律,这种检查今后几年还要继续进行。同时,要切实加强日常的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作用。我们还要继续健全财政立法,做到一切都有法可依,依法理财。这几年已陆续颁发了一些财政税收法规,效果是好的。但是总的看来,这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健全。有一些重要的法规,需要尽快制定出来。目前各级审计机构已陆续建立,并已正式开展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认真地履行国家宪法赋予的审计监督权,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同时,要搞好企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发挥广大财会人员的监督作用。对查出来的违纪问题,今后要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铺张浪费和违反财经纪律严重的单位和个人,有多少,处理多少,决不能放过,姑息纵容。
各位代表:今年头4个月,在生产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很好的。1至4月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年度预算中规定的全年增长的幅度,进度比较快,情况令人鼓舞。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抓紧各项工作,为圆满地完成1984年国家预算而奋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1984年5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任重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从5月12日起,就开始审查财政部提出的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有关数字和报告。这次大会期间,我们听取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研究了大会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再次审查了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国务院提出的1983年国家决算,总收入1248.99亿元,完成预算的101.4%,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国内收入完成预算的102.8%,比上年增长11.7%);总支出1292.45亿元,完成预算的102.4%,比上年增长12.1%。收支相抵,财政赤字43.46亿元,比预算所列的赤字增加13.46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意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对1983年国家决算和赤字有所扩大所作的分析,赞同各级政府为实现1983年国家预算所做的努力。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1983年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国家财政状况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些事实说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在农村中发展和健全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和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第一步改革等决策,是正确的,已经收到显著的成效,并将在今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过程中收到更大的成效。198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是良好的。当然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经济效益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应有的要求。其次,财政赤字扩大,货币投放偏多,部分市场物价特别是蔬菜和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而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经济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价格体系不合理,而短期内又不具备全面改革的条件,国家财政补贴负担很重,中央财政相当困难。这些问题,需要在生产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其他必要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国务院提出的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总收入1338.5亿元,总支出1368.5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30亿元。同1983年国家决算比较,总收入增长7.2%(其中,国内财政收入增长6.3%),总支出增长5.9%。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1984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同计划规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基本上是适应的。1984年财政支出的安排,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既加强了重点建设,又注意了兼顾一般,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当的。当然,1984年国家预算的安排也有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支农资金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比上年有所减少,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的增长幅度比上年降低。这是应当注意、解决的两个问题。这几年农业连续获得丰收,生产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增加较多。农村社队自力更生解决生产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国家对农业的支援仍然必不可少。建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地方用一部分机动财力增加对农业的支援,以保证农业方面必不可少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的全面发展。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除了利用国外贷款,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增添先进的教学和实验设备以外,建议在执行过程中,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中央和地方要适当增加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经费,力争做到与财政支出同步增长;同时要广开办学门路,提倡多种形式办学,改革教育经费的使用方法,开辟集资办学的新的途径,以促进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更好地发展。第二,总预备费只占预算总支出的1%(其中中央预备费只有5亿元),比例偏小,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是不足以应付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某些意想不到的开支的。从长远考虑,为了把国家预算建立在更加稳固可靠的基础上,今后国家总预备费应逐步有较多的增加。第三,为了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建议采取积极的措施,根据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一定的职务、职称,逐步增加知识分子的工资收入,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并且认真地关心中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健康状况。建议在今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和今后的预算安排中,认真对待和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以上审查,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批准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家面临着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任务,但资金不足,这个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决不能因为总的形势很好而掉以轻心。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加速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理顺经济关系。实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的重要步骤,同时把适合当前情况的各项改革措施同步进行,将有利于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端;有利于推行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和加强民主管理;有利于更好地调动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行,对企业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责任也更为加重了,各企业都应当加强全局观念,自觉地认识和履行自己的责任,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推动技术进步,加强劳动纪律,厉行增产节约,切实克服各种浪费,提高每百元产值的税利率,为国家多做贡献。各企业和各单位,都要尽力把自己的工作提高到同改革的要求相适应的水平上来。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应当按照中央的部署,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经济领导机关要主动简政放权,把小的方面放开放活,把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宏观方面要加强指导,具体措施方面要相应跟上,既不应该卡紧管死,抱着不放,又不允许撒手不管,放任自流。鉴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经济联合体的逐步发展,原来以土地和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税征收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新的情况了,建议拟订新的农业税法,以适当平衡和合理调节负担。同时,应当根据农村政企分开和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的新情况,逐步建立乡镇财政,整顿不合理的摊派,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鉴于这几年预算外资金和信贷资金增长较快,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求各级计划和财政部门,切实把编制综合财政计划的工作做好,加强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综合平衡和资金使用方向的引导工作,使预算外资金使用到国家迫切需要的方面。要继续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总规模,按照行业规划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通过增加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控制贷款的发放和现金管理,加强货币投放的计划性,以保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要加强财政、税收、银行、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克服和杜绝由于官僚主义所造成的各种浪费现象。我们希望,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争取1984年的国家预算圆满完成,为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迈出新的一步。
以上意见,请予审查。

评论

素情っ

行贿的怎么处理的?

10天前

指紋上的印记

2001年我一月工资才七百多,他一次就收20万!

10天前

树莓甜筒

辽宁啊,唉

10天前

相关法律条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的决议(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1990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1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1990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1年国家预算的决议(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1991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1991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国家预算的决议(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1989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0年国家预算的决议(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经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198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8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198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8年国家预算的决议(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我是律师

 

律所合作请联系客服

服务时间 9:00-18:00

400-600-7222

询律网公众号

询律网公众号

案源信息早知道

询律网APP

询律网APP

快捷回复咨询

友情链接: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0099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湘B2-20210501 投诉举报: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询律网 Copyright © 长沙询律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财富中心F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