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劳动纠纷,比如工资拖欠、加班不给加班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很多人会想到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劳动纠纷的诉讼是有时效限制的。那么,劳动纠纷诉讼时效究竟有多长时间呢?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聊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一年的时效就像一个 “倒计时器”,一旦开始计时,就需要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采取行动。
比如说,小李在 2023 年 1 月 1 日发现公司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足额工资,那么从这一天起,一年的仲裁时效就开始了。如果小李在 2024 年 1 月 1 日之前没有申请劳动仲裁,那么他可能就会因为超过仲裁时效而面临仲裁请求被驳回的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仲裁时效会发生中断。简单来说,就是时效的 “倒计时器” 会重新开始计时。
1、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比如小张发现公司拖欠工资后,在 2023 年 3 月 1 日直接找公司负责人要求支付工资,那么仲裁时效就会中断,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重新计算一年。
2、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要是小王在 2023 年 4 月 1 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司的违法行为,同样仲裁时效中断,从 2023 年 4 月 1 日起重新计算。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假如公司在 2023 年 5 月 1 日承诺会在一个月内支付拖欠的工资,那么仲裁时效也会中断,从 2023 年 5 月 1 日起重新计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除了中断,还有时效中止的情况。这就像是时效的 “倒计时器” 暂时停止了。在仲裁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比如,在 2023 年 10 月 1 日,某地区突发自然灾害,导致交通、通讯中断,劳动者无法申请仲裁。直到 2023 年 12 月 1 日,情况恢复正常。那么在 2023 年 10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1 日这段时间,仲裁时效中止,从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继续计算剩余的仲裁时效。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比如,小赵在公司工作期间,公司一直拖欠他 2021 年至 2023 年的劳动报酬。只要小赵还在这家公司工作,他随时都可以申请仲裁追讨这些劳动报酬。但如果小赵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离职了,那么他就需要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之前申请仲裁,否则就可能超过仲裁时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的相关内容。如有法律上问题,可关注咨询~
评论